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通州区检察院发布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通州区检察院发布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1/04/29 商业 浏览:246

4月26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至2020年通州区检察院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及相关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通州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甘露介绍,近三年来,通州区检察院聚焦服务“两区”建设,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共受理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67件325人,案件体量增长突出、类案集中情况显现。

据了解,通州区检察院不断探索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检察实践,以司法办案为引领,统筹推进多元化保护,打造“1+N”副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实施了一系列的重点工作。包括保持涉知识产权犯罪严惩态势,从严从重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领域犯罪;升级诉讼权利保障,创新“云端告权”模式,探索“一站式告知”机制;提升司法保护专业化水平,随案引入“专业辅助人”;健全监督保护链条,加大知识产权领域行刑衔接力度;增强知识产权治理效能,强化协同共治;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助力涉案权利企业查疏堵漏等。

在“世界知识产权日”,评选和发布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在本次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赵某甲等七人侵犯著作权、窝藏案,涉及国内外50多家出版社、上百万名著作权人,盗版书360多万本,涉案金额9亿多元,系建国以来涉案书籍数量最多、码洋最高、范围最广、著作权人最多的盗版儿童绘本案。通州区检察院在办案中通过积极引导取证、科学合理鉴定、利用专家智库等方式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维护副中心文化市场秩序。李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立足国内外品牌的平等保护,系通过行刑衔接机制开展立案监督发现,有力推动副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进程。丁某某、余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属于使用“真瓶装假酒”的方式,危害群众“舌尖安全”的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通州区检察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牢牢把握民生法治底线,在构筑副中心食品安全屏障的同时依法保护“五粮液”等中国驰名商标知识产权。张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立足检企合作,通过对我国驰名叉车商标“合力”的保护,集中类案,找企业产权保护漏洞,通过与生产商、网络服务商沟通合作,形成产权保护“铁三角”,为副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多元化平台。

据悉,通州区检察院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与工商联构建常态化对话合作,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服务机制,通过专题巡讲、法制培训、个性化“问诊”等综合服务,提升企业知识产权风险识别应对能力,护航副中心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1:全国最大盗版儿童绘本案-赵某甲等七人侵犯著作权、窝藏案

案例2:平等保护知名商标案-李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案例3:跨区域打击假冒化学品案-那某某等四人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案例4:真瓶装假酒型制售假酒案-丁某某、余某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例5:盗版图书黑产业链条案-曹某某侵犯著作权案

案例6:追诉漏犯盗版书案-陈某某、刘某某侵犯著作权案

案例7:低端酒冒充高端酒型制售假酒案-黄某甲、王某某等十人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例8:专业制售假酒包材案-张某某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

案例9:幕后操纵售卖盗版书案-宋某某、张某某侵犯著作权案

案例10:民族驰名商标保护案-张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责编:鲍聪颖、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