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门头沟打造15分钟社区党群便民圈
发布时间:2021/04/29 商业 浏览:308
“红色门头沟”作为门头沟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条主线,将党组织服务延伸到各个社区治理的最末梢。网格上建支部、单元楼栋党小组;打造“15分钟社区党群便民服务圈”;建设居民、物业、社会单位“党群服务站”……近日,北京青年报在探访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发现,街道聚焦社区治理痛点、难点,畅通服务主线条、织密基层管理网,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党小组服务延伸至“最末梢”
大峪街道以“红色门头沟”党建为引领,谋划基层治理创新,将居民、物业、业委会和社会组织等拧成一股绳,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瓶颈。“党支部建在网格上,让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大峪街道工委副书记史伟崇表示,街道全面“网格上建支部、单元楼栋党小组”模式,让党组织服务延伸到社区治理的最末梢。在党建引领下,街道开创“社区治理‘尖刀班’成员+网格员+物业管理员+志愿者”协同工作模式,围绕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小区物业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内容,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服务。
2019年成立集“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后,街道工委积极实施“1+33”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由33个社区基层党组织牵头,建设居民、物业、社会单位“党群服务站”,打造“15分钟社区党群便民服务圈”,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此外,大峪街道的所有社区实现业委会100%的高覆盖率,利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引领群众,强化“家园意识”。据史伟崇介绍,街道党工委探索居民分担资金参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新路径,通过居民“众筹”方式分担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实现了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业委会开立账户 居民共享“明白账”
社区有多少家底?缴纳的费用花在了哪里?……一直都是居民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峪街道龙泉花园社区党委通过党建引领,为社区的业委会开立了银行账户,让居民缴纳的资质管理费,怎么用自己说了算。大到停车收费、垃圾清运,小到一只灯泡、办公用品,每一笔支出都清晰明了,居民可以随时通过账户清楚地了解收支的管理、使用情况。据龙泉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爱红介绍,这本居民人人心中的“明白账”,也成为了社区共建共享的信用基础。
龙泉花园社区是个老旧小区,此前小区时常出现路灯不亮、污水满冒、水电无人修等各种困扰居民日常生活的问题,居民意见不断增大,最终导致管理与服务的恶性循环,给社区建设提出了一大难题。为了更好地维护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应有的服务,社区党委经过“敲门行动”,深入了解居民的共同心声,支持社区居民联名向居委会递交了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申请。业委会成立后,制定小区自治管理费收取标准以及小区自治管理费的包含项目:公共污水管道、化粪池疏通清掏、路灯费、道闸电费、楼道灯维修费用等。
自此,小区的楼道灯亮了、污水通了、居民怨言少了。2020年,小区自治管理费收费率达到98%以上。
党建引领各级力量联动推进社会治理
门头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翟凤磊表示,区里强化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中枢神经”作用,落实“红色门头沟”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机关、教育、卫健、国资、“两新”7个领域实施意见,以党的建设引领各治理主体、要素、资源有机融合,让各级党组织联动起来,各领域党建工作融合起来。
据了解,门头沟区委组织部将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协商推进社区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设社区议事厅示范点,制定《社区微协商事项指导目录》。“将自治单元从社区向小区、院落、楼门延伸,探索开展庭院议事、楼门议事、网格议事、楼栋协商会、小区协商会等分层协商,推广‘红色联盟议事会’‘五彩微中心’‘五户联管+平安户长’等自主管理模式。”翟凤磊表示,将把社会治理工作变成全区30万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生动实践,实现“过程参与、成果共享”。
此外,门头沟还将充分发挥全区1.5万名在职党员和768支“红色突击队”作用,持续开展“争当红色先锋”实践活动,建立在职党员服务项目清单和社区群众需求项目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用好用活“三老议事会”“红色零距离暖心室”等载体和平台,把老干部、老党员、老乡贤以及退役军人、无职党员等力量发动起来,将社区专员、楼门院长、小巷管家及“门头沟热心人”等力量整合起来,凝聚社区治理强大合力。
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
摄影/本报记者 杨益
内存
“门头沟小院”覆盖45个村拓展至57家
“门头沟小院”是北京市第一家地区性的精品民宿品牌。近年来,为了精准、有力地推动精品民宿生根落地,门头沟区创新提出了“门头沟小院+”主题田园综合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并从地域文化挖掘、扶持政策引导、配套设施保障、营商环境优化等多个环节大胆创新、集中发力。
作为“门头沟小院”之一的隐北・半山精品民宿酒店位于清水镇西达摩村,这里红砖青瓦垒砌、原木作柱作顶、山里原石作阶……京西深山中的现代中式民居“原生态”的苍劲显现无疑。民宿结合达摩文化特色,突出以禅文化和现代设计为基调,并融合古树、老井、山花,野草、炊烟、篱笆等农村元素,注重简约、舒适和奢华有效衔接。
“未来,将打造采摘体验园、生态康养园、农味品尝园、工艺展销园、亲子游乐园‘五园同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瓦窑文旅融合田园综合体。”瓦窑民宿主尚显江表示,民宿有效解决了齐家庄村2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2020年7月试营业以来,瓦窑民宿周末、节假日入住率超90%,综合收入达80多万元。据了解,截至目前,门头沟区“门头沟小院”项目已覆盖45个村,已拓展至57家。未来,总体接待能力将超过1000人,盘活闲置农宅300余套。
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
上一篇: 城市绿心三大建筑上半年主体封顶
下一篇: 科兴领军人率队攻坚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