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十一学校:防控措施有细节 制度落地有温度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十一学校:防控措施有细节 制度落地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0/04/23 头条 浏览:302

原标题:防控措施有细节 制度落地有温度

  昨天上午,在北京十一学校高三年级教室,保洁人员在为教具、桌椅、地面进行消毒,准备迎接高三学生开学。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记者 于丽爽

  调整走班制学生基本固定教室,25个班级分成6个组块分区域上课,食堂就餐一人一桌实名制……4月27日全市高三学生试开学倒计时,昨天,海淀区教委组织记者走进北京十一学校,探访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每张餐桌上都贴着姓名

  从西门进入北京十一学校校园,红丝带隔开四条通道,大人流体温检测设备即走即测不用停留,骑自行车的同学有专用通道;走近高三教学楼,门口地上贴有“一米线”提示,进大厅第一脚踩上去的是写着“消毒区”三个大字的长地垫,紧挨着的是“吸水区”地垫;走廊里,像咖啡厅一样摆着长条椅和桌子,旁边还有小白板,这是答疑区;走进教室,每张课桌前的地面上都有两个蓝色小圆点,标注“一米线”的安全距离;走进食堂,一人一桌,每张桌上都贴着姓名,就餐座位固定,水饺、炒面、两荤一素、一荤一素……每个窗口打什么饭也固定了……

  “十一学校高三年级有25个班,参加高考的学生509人,高三年级教师58人,目前均在北京。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过程中,学校更关注细节,希望制度的落地更有温度,让孩子在没有那么大压力的情况下进入校园。”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于振丽介绍。

  老师走班代替学生流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十一学校原本实行走班选课,老师在自己的功能教室不动,学生上什么课去相应的教室找老师。一个学生一天上6门课程就需要换6个教室,学生之间高度交叉。试开学后,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将调整走班选课制度,把数学班固定后,语文、英语跟着数学班调整,尽量让学生少换或不换教室,老师走班。

  在不影响学生复习、各科学习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减少交集,学校还实行分区域教学。高中楼一至三层为高三年级上课区域,每一层东西两侧分开,共6个组块,每个组块分布60到100人不等。同一组块的学生在同一区域上课,尽量不与其他组块交叉。一旦出现问题,便于快速查出密接人员。

  除固定教室,每一组块还有一个备用教室,出现紧急情况时,原教室的学生转到备用教室,出现情况的学生由老师带着到医务室检查、判断,进行应急处置。

  每个组块都设有答疑区,为实现无接触,老师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张1.4米宽的课桌,老师讲解时,旁边设有小白板,替代在纸上写写画画。

  此外,学校还将心理咨询中心由图书馆沉潜到高三年级,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年级教务员由一名增加到两名,协助进行家校联系、体温统计等工作,减轻一线老师负担。为避免接触感染,物业对全校的洗手盆进行了改造,将按压式水龙头全部换成了感应式。学校还设置了多个智能体温检测设备,具备自动记录功能,方便学生一天多次测量体温。

  方案周全迎孩子返校

  据介绍,目前,海淀区有高三毕业生学校52所,高三年级在校学生12112人;初三毕业生学校78所,初三年级在校学生17697人。初、高三学生总数占北京市的五分之一。

  海淀区制定了初、高三开学教育教学条件评估检查工作方案,包括组织领导、人员保障、卫生保障等10个方面39条要点,并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和校园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标准,明确评估检查分自查自改、区级评估、整改提升三个阶段,确保“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开学”。

(责编:池梦蕊、鲍聪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