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华贸中心:年三十,人三十
发布时间:2020/01/16 商业 浏览:485
中国人的春节
从换一身充满年味的新衣服开始
中国人的春节,从换一身充满年味的新衣服开始。临近过年的北京,商业区的街道少了往日的拥挤,司机们的心情也似乎格外地好,车辆不紧不慢地在路上行驶着;而街道上多了很多提着行李匆匆赶往车站的人儿,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过年对于年轻人来说,除了一边暴饮暴食,一边佛系养生之外,大概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每逢见着七大姑八大姨,都要面对年复一年的“紧箍咒式”催婚的提问。而今年,在这三十的而立之年,所有的答案好像都有了新的观点,我们面对新的十年,都有着新的“人生选择”。
常常以为一成不变的
“我们”
早已默默更新了
关于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的话题,我们也借着热度采访了一些人。三十岁对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1、找到自己的节奏.年龄没有那么重要
五年前,我从纽约逃离到了北京,和父母无数次的争吵,我选择了逃,这大概是我逃离父母最远的一次了,这一次我选择了大洋对面的中国。和大多数人不同,除了北京的气候,我对新环境的适应度还是挺高的。为了方便工作,我住在了公司旁的公寓,晚上看着灯火通明的繁华夜景,有种置身纽约的熟悉感。很快我就面试进了一家公司,有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氛围,但是发展前景有些担忧,也因为这样我被不少朋友嘲笑,觉得大概玩够了就会回家了。一个人身在异地时常有孤独感,但与中国人相处有种特别的感觉,在家里得不到的温暖都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弥补了。
今年我在北京度过了30岁的生日,工作上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小有成就,从不到10人的部门已经发展到30人了,公司的未来我还是充满期待。这几年回家次数不算多,在青春期的叛逆感褪去了以后,不知不觉中我们关系缓和了许多,他们也会好奇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明年他们也决定来中国了,感谢这个让我成长的经历,终于觉得眼中的自己没那么讨厌了。无论到了什么年纪,我也还是那个可以做真实自己的人,只是30岁的时候,找到了这个答案。
2、城市再大.小人物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我出生在一个十八线小县城里,十几岁在北京跟着亲戚混了。干过很多活,后来遇到我媳妇,前几年跟着我吃了不少苦,一直住在只有那狭窄的十几平米的出租屋,北京很好,却也很差。我们起早贪黑的忙碌着,白天去做些散工,傍晚回到出租房,准备着晚上出摊的食材,我们有个小烧烤摊,一直经营到凌晨2点,天冷的时候,生意不太好,就早点收摊。有一次还被城管追着跑,损失了很多家当,记得那一天,我哭了很久,媳妇那时候也第一次看我哭,她不知道,我是心疼她,跟着我太苦了….这些年我们一点点的攒钱,现在媳妇经营着自己的小卖部,我也有了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生活就是这样靠着一点点信念支撑起来。下晚班的时候和同事小酌了几杯,看着一栋栋灯火通明的大楼,感叹在北京有家真好,孩子下个月也要出生了,我的幸福感也越攒越多了。
3、多元生活多种身份.斜杠的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我从小就在北京长大,一直按部就班的上大学,毕业,进入企业实习,顺利转正…长期以往朝九晚六的生活让我有些疲乏,也有些焦躁,“感觉自己太容易被替代了”这句话常常浮现在脑海里。另一方面,我也拥有了不少业余时间,我喜欢看小说和写作,私下里常常会写一些故事去各大平台投稿,可以赚一些零花钱。
但我一直对自己的工作状态没有“满足感”,于是一边处于矛盾中,又一边继续自己私下的“爱好”。让我生活有了改变的源自于我被一家线上杂志签约了,开了个专栏让我定期更新,工作之外的生活充实了很多,好像有些内心矛盾却也很巧妙的化解了。现在我已经是拥有10W粉丝的博主了。也因为在网络意外走红的原因,被领导知道后,意外得到了鼓励,还特地在部门开了分享课程,让我多带带同事们发展兴趣爱好。现在假期之余,我喜欢去旅游,也常常分享一些旅游攻略和购物指南,她们都说我这是“斜杠青年”,可是谁能否认,这样的生活,不也挺有意思吗?
4、我还会一直坚持.把“品味”这件事情做好
当年入行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一转眼就已经是培养出好多学徒的老师傅了,回想起开始的几年,连锅铲都不能碰,只能各种打下手,也是那几年磨砺了自己耐心的性子,才不管什么三十岁四十岁,我师傅现在六十多岁了他还是一样乐此不疲的研究新菜式,他就是我的榜样。从食材的挑选,处理,烹饪,摆盘,每一处细节我都牢牢把控,只有出品好才是对我的认同。老北京的嘴现在是越来越会吃了,也让我对“吃好”这件事情更加负责。
5、从给别人安全感.到给自己安全感
我是一名公寓管家,安全感生产者。有个稳定居住的环境是每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异乡人最切实的需求。这也是我现在的主要工作:给租客提供贴心的服务,24小时被需要;有时候一不小心表达错了意思,被住户投诉,被领导斥责。说实话,适应这份工作花了很长的时间,痛苦来自于生活和工作,三十岁之前毫无安全感,最害怕别人问一个问题,“当管家多少钱一个月?给人打工有什么前途?”那段时间,出现了很严重的自我怀疑,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声音,因为社会用它的声音替换了我们的声音。我被告知自己的感受是幼稚的、可笑的、没有价值的,我甚至想过离开北京。
后来,领导找我谈心,他告诉我:“安全感是一件微妙的事情,它会随着你的阅历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这个社会有它不容置疑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人生。但其实,除了我们自己,并没有人可以替我们做出这样的价值评价。三十岁,当我再站在华贸中心林立的公寓中,已然成为一个:有分寸,有自信,能自控,贼靠谱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确定了未来十年的职业和发展路径。我还学会了一个道理:当你把“很多”人事,放到一个更长远的时间范围里去看,这些人事的意义都会发生变化。
每个人都对即将到来或者刚刚过去的30岁有着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度过了30岁的仪式感。这其中最大的启发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远比物质上的快乐得多,年龄也让我们对如何好好生活变得更有智慧了。还有不到10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无论你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在家乡还是异地,都请开心的迎接新一年,未来还有很多需要“冒险”的时刻,愿我们依旧像个十几岁的少年,勇敢追逐。
时间,就像走过的路,都在渐行渐远
岁月,永远给人以希望,而岁月越沉淀,越有自信
下一篇: 华贸中心:年三十,人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