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亮相首博
发布时间:2021/05/19 商业 浏览:292
秦始皇帝陵彩绘兵马俑出土后怎样以本色示人?陕西西安唐李墓出土冠饰精美复杂结构如何完整揭示并复原?这些都将在首都博物馆“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揭秘。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在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展览正式开幕,全国10省(市)23家文博机构的50余件(套)展品汇集,全面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的最新成果。
上午,观众观看战国漆床保护成果。本报记者 邓伟摄
汇聚众多国宝级文物
展览通过“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精选全国范围内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深入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展现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
来自全国10个省市、23 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亮相。秦始皇兵马俑、石甲胄等国之重器,成都商业街出土漆床、李墓出土冠饰、南澳一号出水瓷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马家塬战国墓地马车等通过科研复原的精美复原件,悉数亮相。
观展亮点
精巧冠饰“颜值”高
展厅中,件件文物“颜值”颇高。一件陕西西安唐李墓出土冠饰色彩绚烂、做工精巧,专家介绍,这件冠饰装饰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贝壳、玛瑙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这件冠饰由大量不同材质的零散小件构成,出土时材质保存状况极差且层位复杂,专家对冠饰整体提取至实验室进行清理,并逐层提取,才使它复杂精巧的结构得以完整揭示并复原。
彩绘兵马俑以本色示人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的彩绘兵马俑也被“请”进了展厅。专家介绍,兵马俑表面原本施有明艳的彩绘,彩绘底层的主要成分为生漆,制作工艺及对环境变化的剧烈反应导致其出土时迅速卷曲起翘而脱落,极难保存。文物专家通过新材料的研发,结合特定的加固技术,得以使这些彩绘陶俑以本色示人。
观展时间
展览持续至8月17日
在展示方式上,展览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方式,强化科研学术资源、展示技术手段与艺术表达形式的深度融合,同时引入了增强现实(AR)技术,实现展厅现场中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通过在线虚拟展示,实现展览“跨越时空”。
此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承办,将持续至8月17日,展期3个月。其间,知名文物保护专家还将为公众带来11场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呈现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研究成果。
本报记者 李祺瑶
上一篇: 北京5G网络建设领跑全国 应用新场景促数字经济驶入快车道
下一篇: 居民看病可由家庭医生预约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