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voi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 北京图书市集:在秋天感受阅读的诚意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图书市集:在秋天感受阅读的诚意

发布时间:2023/09/11 声音 浏览:426

9月8日至10日,由新京报社和郎园共同主办的北京图书市集·秋季场在郎园Vintage成功举办。本次图书市集主题为“阅读的诚意”,设有147个精选摊位,推出12场公益沙龙、15个主题特展以及5家出版播客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读者。

一场“诚意满满”的阅读聚会

北京图书市集之前已成功举办六届。今年4月,由新京报·书评周刊与首创郎园共同举办的春季场市集吸引了大量读者参与。

本届北京图书市集·秋季场在原有特色基础上对内容和玩法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集市售卖、主题展览、文化活动、现场读者交流等多元形式,鼓励青年加入阅读、享受阅读,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此外,活动立足北京文化,助力“书香北京”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上个周末的北京迎来了一场秋雨,然而雨天丝毫没有浇灭读者的热情。9月9日,室内场市集的入场者络绎不绝,涵盖了儿童、年轻人、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其中不少人是多次参与过北京图书市集活动的“老读者”。

本次图书市集的主题为“阅读的诚意”,为了突出这一主题,市集通过优选的诚意、内容的诚意、分享的诚意、倾听的诚意、生活的诚意、推荐的诚意、作家的诚意这“七大诚意改变”,让读者可以静下心来选书、买书,尽享与在场的编辑、作家们面对面交流的“以书会友”之乐。

在摊主选择上,此次秋季场市集活动延续了“有价值的出版”这一核心原则,优选100余家知名出版社与独立书店集体出摊,为现场读者带来编辑们诚意推荐的好书。

除主办方之一新京报·书评周刊之外,后浪(全品牌)、理想国、商务印书馆、中信出版集团、三联学术等知名品牌,薄荷实验、铸刻文化、浦睿文化等新锐品牌,佳作书局、码字人书店等文艺青年热衷打卡的书店,以及小众独立书店摊主都带来了很多图书以飨读者。市集上的“摊主”大多是图书编辑和作者,读者不仅能买到很多内容优质、装帧精美的纸质书,还有机会见到写书、做书这些背后的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的涿州暴雨使很多出版企业受到影响。今年北京图书市集·秋季场邀请了金城出版社、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儿童文学》杂志社、联合读创、时代华语、领读文化、中国林业出版社、未读等受影响较大的出版机构和图书品牌在现场出摊,并减免了书市摊位费。

用创意和匠心激发阅读活力

作为北京图书市集的主办方之一,新京报·书评周刊为广大读者带来了“新书月榜”的特展——阅读,为了成为“不标准”人类。自今年以来,除了年度阅读作品和日常荐书,新京报·书评周刊推出了“新书月榜”——每月为读者集中选读一批新近出版的好书,并陆续在全国10家书店进行线下展出。

在“新书月榜”特展现场,每一本陈列的书都是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们从每月“新书月榜”的书单中精选出来的。关于自身的困惑、关于时代的诘问、关于人生的参照、关于历史的回响、关于童心亦有哲学的一刻……这些或严肃或轻松的议题,读者都可以从书单中读到。

另外,新京报·书评周刊的摊位还推出了新京报·书评周刊报纸阅读专区,最新一期“奥本海默专题”受到了现场大量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新京报APP也走进书市,成为优选摊主之一。在这里,读者可以收集新京报创刊20周年21枚特色栏目印章,还可以购买寓意秋天“种有好收获”的“种子纸”。21枚印章包含新京报APP多个特色栏目,还有5枚本摊位书市特制印章。记者看到,有的读者拿着自己的集章册,有的拿着刚买的“种子纸”,认真收集印章。

新京报APP摊位还准备了报纸,邀请读者挑选喜欢的字句,制作一首专属自己的秋日“拼贴诗”,贴在明信片上,寄出一份心意。此外,可以抽奖的抓娃娃机、“今日新闻号外”的背景墙也吸引了众多大小读者前来体验。

在图书市集现场,新京报·书评周刊与小红书共同发起了“秋天的第一本好书”等线上活动,读者可以晒晒买到的好书,发布逛展攻略,让爱书人能够彼此支持交流。

小红书阅读运营方表示,希望能够通过线下沉浸式逛书展,线上参与图书内容讨论的形式,帮助书迷解锁更多阅读乐趣。

2023北京图书市集·秋季场12场公益沙龙

●做书的这些年——对话社科文献新锐品牌主理人

嘉宾:郑庆寰、段其刚、杨轩

●清代的女性与社会——《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图书分享

嘉宾:杨剑利、青青子、黄心瑜

●回望长安三万里,读懂那些大诗人

嘉宾:兰川、常迎春、高妍

●那些年,我们弄错的动物学知识

嘉宾:张劲硕

●看见我,拥抱我——基层流动女性游戏剧场,《我的名字:基层流动女工个人史》新书预热活动

嘉宾:齐丽霞、赵志勇、范雨素、郎佳静

●如何在语文课本里,来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

嘉宾:李天飞

●患了石窟失语症?资深研究员带你畅游不可错过的云冈

嘉宾:赵昆雨

●记取时代的地景与人情——张玲玲小说集《夜樱与四季》北京分享会

嘉宾:张玲玲、杨庆祥、路内、走走、张诗扬

●情绪劳动,为何总是性别为“女”?——《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新书分享会

嘉宾:孙萍、安超、周雯静、青青子

●把“女”字亮出来——磨铁读诗会·诗歌快闪

●当代哲学的艺术之思——以福柯的绘画考古学为例

嘉宾:董树宝

●一个诗人的画猫日记——里所绘本《危险是真的危险,美是真的美》新书首发分享会

嘉宾:西娃、沈浩波、马君、孙一圣、里所

■ 关注

15个主题特展:分享阅读带来的火花

室内主题特展是本届北京图书市集·秋季场在内容深度上再升级的新特色。包括主办方新京报·书评周刊推出的“新书月榜”特展在内,15个室内主题特展涵盖推理、女性主义、艺术、科幻、手工艺等多种议题,分享阅读带来的火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带来了“社科文献图书品牌周年展”,同时进行甲骨文十周年展、社科文献特装展以及社科文献各学术图书品牌集体周年展。磨铁集团策划的“把‘女’字亮出来特展”关注女性作家、女性题材,希望写作和阅读形成合力,让更多女性被看见、被理解,通过阅读觉醒并获得力量。

佳作书局聚焦艺术家,选取覆盖艺术家各类艺术表现形式的书籍,力图呈现艺术家们真实的创作历程,深度挖掘艺术家们灵感诞生的过程。上海文艺出版社当代文学出版中心以“歌声像一块旧的丝绒擦拭着我的心”为主题,展示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当代文学出版中心2021年成立至今的所有出版物,包括《收获长篇小说系列》、金宇澄《繁花》、程永新《穿旗袍的姨妈》、路内“追随系列”等。

此外,三联学术“漫游‘三联学术’的精神世界”主题展、理想国的“想象另一种可能”主题展、新星出版社的“午夜文库重点推荐书目”主题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为了人与书的相遇·助力全民阅读展”、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的“‘不可错过’的展”、商务印书馆的“中国现代出版从这里开始”、金城出版社联合浦睿文化推出的“人间故事”展,企鹅兰登的“企鹅布纹经典特展”、DK图书的“DK 50周年版式设计展”、中国纺织出版社的“穿越时空的中国古代服饰图书展”等特别展览,也吸引了大量读者。

12场公益沙龙:感受重聚的力量

逛书市必去的项目就是沙龙活动。本届北京图书市集·秋季场联合摊主们奉上12场公益沙龙,涵盖出版经验分享、社科文艺思考与亲子互动等活动,让读者聆听自由的思考,感受重聚的力量。

今年的沙龙活动中,有四场性别议题相关活动受到读者广泛关注,分别是:清代的女性与社会——《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图书分享;看见我,拥抱我——基层流动女性游戏剧场,《我的名字:基层流动女工个人史》新书预热活动;情绪劳动,为何总是性别为“女”?——《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新书分享会;把“女”字亮出来——磨铁读诗会·诗歌快闪。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是一本将性别史、法律史、社会史三种不同视角巧妙结合的佳作。在“清代的女性与社会”活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剑利、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后黄心瑜和媒体人青青子,从这本书谈起,讨论妇女史这门学科,以及贞节烈妇、孝女戏子、诗人才女等不同的女性群体在清代有着怎样的一生。

把“女”字亮出来——磨铁读诗会·诗歌快闪,紧扣本次书市主题“阅读的诚意”,为参与者,尤其是为女性参与者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通过朗读一首首女性主题诗歌,亮出自己的女性身份,展示自己的女性特质。同时也欢迎男性参与者加入,表达对女性的理解与支持,共同体验性别之美和诗歌之美。

5家出版播客:用“耳朵”逛书市

今年北京图书市集·秋季场还首次尝试播客串台活动,特邀5家出版播客节目:即兴沉默、文艺富薪、最近买了什么书、活字电波、偶然误差FM,围绕“一读书,世界就静了”的主题,在现场串台、聊天、分享好书。

这5档节目,除文艺富薪提前上线外,其余均将在市集结束后上线各大播客平台。其中,“最近买了什么书”是一档泛文化类播客,两位主播是一对夫妻,已在图书行业从业八年。在节目中,他们聊到图书市集这个读者与编辑双向奔赴的线下场域魅力何在,书展和市集有何区别,不同城市的市集之间又有何差异;当出版人都在哀叹“书越来越不好卖了”的今天,火爆的市集似乎与当下出版业的困境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对于参加的读者和出版方而言,到底可以从中收获什么等话题。

受邀的主播们在市集现场完成播客的录制,分享各自在市集中的有趣发现以及阅读感受。他们还会不定时地成为“摊主”,和读者们面对面交流。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