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voi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 从“制造”向“创造” 北京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从“制造”向“创造” 北京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3/07/11 声音 浏览:195

北京医疗器械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型升级。10日,以“安全用械 共享健康”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在京启动,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北京医疗器械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在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型升级中,医疗器械产业保持了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市药监局了解到,近年来,北京不断涌现的创新产品正引领和带动全市医疗器械产业加速发展,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高分子生物材料等主要创新领域形成了医疗器械产业新格局。3D打印、基因工程等高科技产品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研发与国际同步,提升了北京医疗器械产业的竞争优势。依托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产业载体,已打造形成“北部基础研发、南部高端制造”两大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高端制造聚集优势。

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北京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北京市企业研发的诸如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脑起搏器、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等58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获批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部分产品打破国际国内空白,医疗器械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型升级。

“在京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为本市药械注册提供咨询、沟通、审评、检查绿色通道”是《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上半年,北京市药监局在昌平生命科学园站和亦庄站相继挂牌成立“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与市药械审评中心所在的西城区创新服务站贯穿,形成南、北、中全线服务窗口,搭建起了生物医药产业高新聚集区的“服务链”。三个服务站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与精准扶持,推动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

市药监局在全市三个创新服务站集中开展“药监政策进园区”活动,针对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创新医疗器械申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问题举办主题沙龙。同时,调研收集企业诉求,正在筹划开展审批核查、质量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培训和沙龙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截至昨天,昌平生命科学园站已服务企业147家次,共咨询230个问题,已解决210个问题,问题解决率91%;亦庄开发区站已服务企业47家次,问题解决率96%。咨询企业已覆盖了昌平、海淀、大兴、石景山、密云、房山、丰台等13个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