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voi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 “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启幕“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启幕“

发布时间:2022/09/01 声音 浏览:251

(30日),“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致敬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正式启动。展演季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承办,将从8月持续至12月,以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齐聚“东城·戏剧大道”。

小剧场戏剧与东城有着紧密的联系。1982年,中国第一部小剧场戏剧作品诞生于东城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此后,一代代小剧场戏剧创作者和实践者在东城的舞台上成长发展,走向北京、中国乃至世界的戏剧舞台。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以“扶持原创、百姓参与”为宗旨,扶持了一大批小剧场戏剧创作者,十余年来演出场次超过1200余场,观众超过28万人次,为东城、北京乃至全国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届展演季启动仪式以“我与我的小剧场”为主题,集聚为中国小剧场戏剧创作做出贡献的剧作家、导演、演员、青年创作者和非职业戏剧作者代表,朗读小剧场戏剧片段,结合自身创作经历,讲述与小剧场戏剧的情感联结,共同致敬“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

“城·会演”板块将由13部戏26场戏剧展演组成,分为“人间烟火”“童真梦想”“致敬经典”三个单元。“人间烟火”单元延续“东城剧场演东城原创戏”的特色,推出《生逢灿烂》《“头”等大事》《鼓楼一拐弯儿》《小院故事—蓝朋友》《春风习习》等一批优秀的东城原创剧目,通过演绎北京百姓的生活,展示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新北京的万千气象;“童真梦想”单元包括《花猫三丫上房了》《听见梦想》《酷虫学校2》等,着重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呈现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代际亲情;“致敬经典”单元包括孟京辉经典之作《恋爱的犀牛》、黄盈导演改编话剧《我这半辈子》,易立明导演经典作品《我是哪一个》等,彰显文学对戏剧的滋养与支撑。

为了加强东城剧场资源联动,让戏剧融入城市,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展演季“城·会来”板块重磅推出“东城·戏剧大道”,通过剧场打卡活动,表达对中国小剧场戏剧的祝福和热爱,将戏剧艺术融合到城市发展中,打造戏剧城市意象。

“东城·戏剧大道”点位包括首都剧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中国儿童剧场、中山公园音乐堂、吉祥大戏院、先锋智慧剧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等多家剧院。戏剧爱好者可以根据“戏剧大道”点位,在微博或朋友圈发布剧场的合影,并配上“#大戏东望·我在戏剧大道#+一句喜欢的小剧场戏剧台词”参与打卡活动。

当天的启动仪式在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举办,艺术总监易立明认为,剧场尤其是小剧场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空间,拥有六个表演空间的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最大的特色就是剧院离马路只有一步之遥,“我们希望观众和艺术家都能一步到街上,一步进厅堂,让艺术离城市生活不再遥远,让观演关系非常亲近。”

东城区自提出建设“戏剧之城”理念以来,逐渐形成了梯度化的剧场空间,聚集了一批高水准的戏剧机构和戏剧人才,孕育和积累了一批原创剧目,形成了“原创作、小剧场、社会化、重扶持、有特色”的戏剧生态链。“看戏剧来东城,做戏剧到东城”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入,“大戏东望”成为全国具有独特地位和优势的文化品牌。

本届展演季“城·会聊”板块聚焦学术研讨,举办高峰戏剧对话。活动将以“新时代·新空间·新创作”为主题,回溯中国小剧场戏剧40年的发展变化,展望中国小剧场戏剧的发展前景和路径;以“戏剧之韵·城市之美”为题,聚焦“戏剧之城”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研讨戏剧与城市融合发展路径,促进东城戏剧演出行业的繁荣发展。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