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voi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 海棠古树获认定 万寿寺添“活文物”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海棠古树获认定 万寿寺添“活文物”

发布时间:2022/06/02 声音 浏览:184

在北京四万余株古树名木当中,海棠树并不多见,但从2019年至今,在文物部门和园林部门的持续推动下,万寿寺内13株海棠树被认定为二级古树,并有望于今年安装古树铭牌。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万寿寺,是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段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皇家寺院,海棠古树的认定保护,为万寿寺增添了一处“活文物”。

位于西三环北路18号的万寿寺,素有“京西小故宫”之称,现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正处于闭馆修缮期。近日,北青报记者探访万寿寺,西路行宫院内生长着13株婀娜多姿的海棠树,与古建筑相互映衬,不时有鸟类在树梢上停留,古朴的庭院内一片生机盎然。

海棠系蔷薇科植物,相比院内的一株刺槐,海棠树虽明显低矮,却更显俊秀,平均树高在5米上下,主干高出地面约60厘米处开始分枝,大枝向周围延展撑起树冠。“每年4月中下旬海棠花开,行宫院内满园春色,这是万寿寺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北京艺术博物馆后勤管理负责人说。

古海棠需达到怎样标准?北青报记者查阅《北京市古树胸径分级对照表》,海棠树胸径≥80厘米,为一级古树;胸径≥35厘米,为二级古树。胸径,即树木主干带皮直径。记者选取其中一株海棠进行测量,胸围达到150厘米,换算其胸径约48厘米,达到二级古树标准。

陈超介绍说,行宫院内的13株海棠树,均已达到北京市二级古树标准,古树编号已经确定,古树铭牌将在今年由市园林绿化局统一制发。在此之前,万寿寺登记古树为34株,包括国槐、银杏、侧柏、桧柏、楸树。此次认定保护海棠树,让万寿寺登记古树增至47株。

海棠树在北京比较常见,而达到古树标准的却是凤毛麟角。除万寿寺海棠古树,在西城区的纪晓岚故居,曾生长有两株海棠树,其中一株毁于上世纪60年代,幸存下来的一株现为北京市一级古树。

为保护好珍贵的“活文物”,近日,北京艺术博物馆邀请北京绿化基金会组织专家,为万寿寺海棠古树会诊。专家组在北京林业大学沈瑞祥教授带领下,由颐和园海棠专家王爽、绿地养护专家赵晓燕共同检查了每一株古海棠,并给出四项养护建议:

首先,大多数古海棠存在截口保护不当,造成树体腐朽,专家建议彻底清除腐朽组织,再进行防腐处理,树干底部树洞腐朽范围较大、树体倾斜严重的,建议增加支撑保护。

其次,一些古海棠存在腐烂病、木腐菌、蛀干害虫侵染危害,专家建议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

海棠花开并非多多益善。专家注意到,目前部分古海棠枝干过密,开花量过大,建议适当疏花疏果,减少养分消耗,同时修剪部分过密枝、细弱枝,减少树冠负重,以防风雪灾害造成折损。

考虑到万寿寺未来将对公众开放,专家建议改善古海棠的生长环境,清除杂树,适时改良土壤,同时增加护栏,防止人员踩踏造成古树周边土壤板结。

万寿寺,原称聚瑟寺,其辉煌始于明朝万历年间,为皇家敕建寺院。清代康熙至光绪年间,万寿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重修与扩建,遂具现规模,占地面积约31800平方米,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于一体的皇家佛教圣地。

万寿寺坐北朝南,建筑格局分为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西路为行宫、东路为方丈院。西路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行宫前部有御膳房、御茶房、大殿和明廊,后部有假山、小亭和爬山廊,环境极为幽静。慈禧太后往来于紫禁城和颐和园时,会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院行宫享用茶点。

1979年,万寿寺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后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以收藏展示明清时期的艺术品为其特色。2006年,万寿寺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15日,万寿寺修缮工程全面启动,修缮总建筑面积10689平方米,这是继1893年慈禧太后六旬庆典修缮之后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整体保护修缮工程。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