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voi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文创实验区内有1542家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文创实验区内有1542家

发布时间:2022/01/18 声音 浏览:285

日前,中国文化产业协会联合北京蓝色智慧中心在北京市朝阳区正式发布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指数(2021)(以下简称“实验区指数”)。实验区指数全面客观总结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文创实验区”)2020年度建设发展情况,在完整呈现“十三五”发展轨迹及丰硕成果基础上,高起点开启“十四五”建设发展新征程。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实验区指数(2021)设置环境支撑、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协同开放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多角度、多维度对实验区进行动态分析。指数测算仍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数为100。测算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2020年实验区总指数小幅下跌至221.4,较上年减少3.6,在创新、环境和产业三大要素的支撑下,文创实验区建设依然稳中有进,整个“十三五”期间年均提高24.1。

2020年,实验区环境支撑指数为257.1,较上年高出5.9,“十三五”期间年均提高24.0个点,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该数据反映出文创实验区社会经济支撑稳固,投资环境包容开放,营商营文环境持续优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两区”建设全面开启的背景下,文创实验区积极推动各项开放政策落地实施,围绕重点领域加大政策创新,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服务体系提档升级。文创实验区各类先行先试政策已达17个,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已有56个,较上年均有所增加。

2020年实验区创新驱动指数为370.2,较上年高出16.1,“十三五”期间年均提高65.9个点,在四项指标中排名第一且增长最为明显。该数据反映出文创实验区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可持续增长前景良好。作为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文创实验区重视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产业,区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542家,较上年增长20.4%,“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加304家;深耕文化金融体系与服务创新,实施“双百计划”“蜂鸟计划”,截至2020年底,1323家文化企业通过信用累计获得融资234亿元,企业融资成本降低1/3。

2020年实验区产业发展指数为119.9,较上年高出6.2,实现了文化产业新分类标准下的稳定增长。该数据反映出文创实验区产业发展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质量和经营效率不断增强。全年新增注册文化企业较上年增加2450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占朝阳区比重为50.0%;文化产业核心领域收入占比达到80.6%;文化新业态实现收入455.4亿元,较上年增长33.9%;“十三五”期间累计转型升级59个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有力支撑朝阳区“百园”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十四五’时期,文创实验区将努力建设国际数字文化引领中心、国际时尚文化消费中心、国际文化传播交互中心、国际文化资源汇聚中心,全力建成全国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全国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全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创新引领区。”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文创实验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达到5.04万家。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