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副中心三大建筑外立面年内亮相 2023年将具备开放条件
发布时间:2021/12/02 声音 浏览:267
天气寒冷,但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建设现场却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年底将基本完工,2023年将具备开放条件。
北投集团重大项目总监、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介绍,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坐落于城市绿心西北部,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占地约70公顷,总建筑规模约60万平方米。
其中,城市副中心剧院又名“文化粮仓”,其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包括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院及室外剧场,总座位数约5500个。项目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集演艺演出、艺术创作、文化教育、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将满足各类世界级演出要求。
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又名“森林书苑”,其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赤印”和银杏树叶片,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设有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少儿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开架阅览区、立体书库、报告厅等功能分区,日接待能力为5000至8000人次。项目定位为现代大型省级公共图书馆,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将森林景观与图书阅览区融为一体,形成极具亲和力的公共开放空间。
大运河博物馆又名“运河之舟”,其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日接待量约为6000人次。项目定位为智慧型综合博物馆,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大运河博物馆对于隔震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新的隔震技术,用上‘隔震垫’,以此增强防震效果。”陈宏达说。
此外,陈宏达还介绍,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建筑规模约30.4万平方米(含轨道交通预留工程,约4.9万平方米),集购物消费、餐饮服务、文创交流、亲子娱乐、共享停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满足市民游客一站式购物服务需求。
目前,博物馆、剧院、图书馆已分别于2021年4月20日、4月30日、6月8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全力推进三大建筑外立面工程,预计于2021年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年底工程基本完工,2023年年底前力争具备开放条件。
上一篇: 国道109新线高速16座隧道进洞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