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voi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 北京市首次亮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市首次亮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

发布时间:2021/11/27 声音 浏览:290

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市政府首次报告本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全市国土总面积164.06万公顷、共发现各类矿产127种、建设用地净减量约110平方公里、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报告全面介绍了本市国有土地、矿产、森林、水、湿地、自然保护地等资源以及相关核算、配置和收益情况,第一次亮出了本市自然资源方面的国有资产“家底”。

集体土地面积占比近八成

报告显示,全市国土总面积为164.06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为35.21万公顷,集体土地面积为128.85万公顷,集体土地占全市国土总面积比重78.54%。全市土地资源中,农用地面积126.91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2.79万公顷、未利用地面积4.36万公顷。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6.59%。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127种,汉白玉、叶蜡石等为地方特色矿产,煤、铁、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砂等矿产储量比较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5.76亿立方米,比2019年多4.9%。

建设用地减量实现阶段性目标

报告还介绍了2020年全市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配置和收益情况。2020年全市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348.57亿元,占“十三五”时期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1.19%。全年未办理矿产资源出让审批,延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禁、关、限、修”总原则,固体矿山数目逐年减少,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280公顷,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十三五”时期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5万亩、城市绿地3773公顷、新建和恢复湿地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41.6%提高到44.4%。

为给城市长远发展预留战略空间,自新版城市总规实施以来,全市共实施建设用地净减量约110平方公里,实现了阶段性减量目标,2020年完成净减量44.39平方公里,实现了从增量扩张到减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未发现“大棚房”反弹问题

截至2020年底,全市拆违腾地4343公顷,完成年度任务的109%;拆除建筑销账334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发现并处置在施违法建设433宗,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在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工作中坚定有序处置了一批“硬骨头”项目,建立“大棚房”问题长效监管机制,2020年未发现“大棚房”反弹问题。

同时,2020年闲置地处置率从第一季度4.9%升至第四季度54%,超额完成自然资源部下达任务,全国排名从末位升至第十位。

构建自然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始终是北京发展的最大挑战。报告显示,本市人均土地资源面积不及全国人均水平的1/10,人均城乡建设用地不及全国人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在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对首都自然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为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表示,本市将初步构建自然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协调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用市场的手段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创新交易产品、交易形式,用价格机制、市场规则、市场监管来实现收益与成本平衡、保护与补偿对等、激励与约束并重,形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基本框架体系。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