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市首次亮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
发布时间:2021/11/27 声音 浏览:290
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市政府首次报告本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全市国土总面积164.06万公顷、共发现各类矿产127种、建设用地净减量约110平方公里、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报告全面介绍了本市国有土地、矿产、森林、水、湿地、自然保护地等资源以及相关核算、配置和收益情况,第一次亮出了本市自然资源方面的国有资产“家底”。
集体土地面积占比近八成
报告显示,全市国土总面积为164.06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为35.21万公顷,集体土地面积为128.85万公顷,集体土地占全市国土总面积比重78.54%。全市土地资源中,农用地面积126.91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2.79万公顷、未利用地面积4.36万公顷。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6.59%。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127种,汉白玉、叶蜡石等为地方特色矿产,煤、铁、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砂等矿产储量比较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5.76亿立方米,比2019年多4.9%。
建设用地减量实现阶段性目标
报告还介绍了2020年全市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配置和收益情况。2020年全市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348.57亿元,占“十三五”时期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1.19%。全年未办理矿产资源出让审批,延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禁、关、限、修”总原则,固体矿山数目逐年减少,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280公顷,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十三五”时期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5万亩、城市绿地3773公顷、新建和恢复湿地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41.6%提高到44.4%。
为给城市长远发展预留战略空间,自新版城市总规实施以来,全市共实施建设用地净减量约110平方公里,实现了阶段性减量目标,2020年完成净减量44.39平方公里,实现了从增量扩张到减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未发现“大棚房”反弹问题
截至2020年底,全市拆违腾地4343公顷,完成年度任务的109%;拆除建筑销账334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发现并处置在施违法建设433宗,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在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工作中坚定有序处置了一批“硬骨头”项目,建立“大棚房”问题长效监管机制,2020年未发现“大棚房”反弹问题。
同时,2020年闲置地处置率从第一季度4.9%升至第四季度54%,超额完成自然资源部下达任务,全国排名从末位升至第十位。
构建自然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始终是北京发展的最大挑战。报告显示,本市人均土地资源面积不及全国人均水平的1/10,人均城乡建设用地不及全国人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在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对首都自然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为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表示,本市将初步构建自然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协调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用市场的手段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创新交易产品、交易形式,用价格机制、市场规则、市场监管来实现收益与成本平衡、保护与补偿对等、激励与约束并重,形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基本框架体系。
上一篇: 潮白河、怀河迎野钓高峰,蓝天队员巡河劝阻
下一篇: 医疗机构禁向孕产妇推荐母乳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