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voi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 北京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基础坚实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基础坚实

发布时间:2021/10/15 声音 浏览:283

记者了解到,通过70多年的持续绿化美化,首都北京已积累了厚实的生态家底。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千亩以上绿色板块250处、万亩以上大尺度森林湿地29处,为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森林湿地群环绕北京

正是秋季造林时节,昌平牛蹄岭的浅山上正开展生态修复。这里的林地曾因石材开采而毁坏,如今重新栽种白皮松、油松,重建绿化本底,并补植彩叶和春花植物。这片新绿将融入一望无际的十三陵林场,成为拱卫京北的绿色森林板块。

2012年至今,本市接连启动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大大优化了北京的生态格局。尤其在大兴、朝阳、昌平、通州、海淀、丰台等区的城乡结合部地区,批发市场、违建大院、小工厂等,纷纷在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中,变作了城市“留白增绿”的新空间。

高楼华宇和森林湿地交织,尽显大都市的生态之美。如今,全市已建成万亩以上森林湿地29处、千亩以上森林湿地250处。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冬奥会场馆周边等重点区域,都构筑起了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奥北、南苑、黄村等地,今年还开建了大尺度森林。

珍稀动植物频频现身

“从前造林,我们更多的是要满足人的需要,如防噪、降尘。现在不同了,在大刀阔斧造林的同时,也要惦记着动植物的需求。”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修复处处长王金增说。在大尺度的森林湿地板块的连接上,要建设生态廊道,为小动物们开辟迁徙通道,让它们可以自由地觅食、穿梭和繁衍。在新造林的树种选择上,多栽种能够为鸟儿等野生动物提供食物的品种,如山楂、海棠、桑葚等,以及为蜜蜂等昆虫提供食物的蜜源植物。

上周,一只中华秋沙鸭飞临温榆河公园,它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球数量不足5000只,对栖息地极为挑剔。监测显示,落成仅一年的温榆河公园目前至少有210种鸟类和136种昆虫。

不仅是温榆河公园,城市绿心、奥北公园以及不少造林地块,都为野生动植物营造近自然的生存环境。目前,全市共营建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95处,其中小微湿地491处,本杰士堆2200处,人工鸟巢5027个,昆虫旅馆1338处,配植食源蜜源植物44万余株。

有吃有喝,昆虫鸟兽纷纷重回森林,和人类共享好生态。市园林绿化局数据显示,全市陆生野生动物达596种,震旦鸦雀、小菊头蝠、香鼬等为首次记录,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重新回到了京郊。

珍稀植物也频频现身。据统计,全市维管束植物达2088种,包括国家及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80种。“近几年,光是密云就发现了北京无喙兰、北方鸟巢兰、铁木种群等珍稀、濒危植物。今年秋天,还首次发现了尖帽草。”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博士沐先运说,新物种的不断涌现,丰富了北京地区的植物区系资料,也是整个地区生态环境变好的标志。

副中心拟建国家级植物园

市民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今年十一期间,北京植物园举办的菊花展引得游客纷至沓来。除了赏菊外,热带展览馆内的珍稀濒危植物展也成了游客赏花的热门区域。无论是温室三大旗舰植物千岁兰、巨魔芋、海椰子,还是国内特有珍稀植物篦子三尖杉、香果树、杜鹃红山茶等都让广大游客眼界大开。

不仅有北京植物园,本市还有北京花卉大观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等专业的植物园区,为市民提供了绝佳的植物科普场所。在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期间还将建设一座国家级植物园,规划面积约360公顷。

遍布全市16区的园艺驿站,则是市民家门口的“微型植物园”,不仅有花有草,还有形式丰富的园艺课程。位于西城区双秀公园的园艺驿站就是典型的一处。驿站约200平方米,展陈的花卉品种随季节转换,既有罕见品种的蝴蝶兰,也有家常的吊兰盆栽、蕨类和多肉植物。什么品种什么习性,怎么养活,介绍牌上都有交代。十一期间,驿站面向周边居民推出了插花、多肉知识讲解、永生花制作等多种园艺课程,提前好几天,名额就被一抢而空。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络处副处长孟繁博介绍,像这样的驿站本市三年来共建设了98处。

伴随着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启动,北京市民未来将有更多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场所,野生动物植物栖息地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北京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道路上,将更进一步。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