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门头沟炭厂村走出一条生态富民之路
发布时间:2018/12/26 声音 浏览:729
秋尽冬来,北京门头沟妙峰山镇炭厂村迎来寒冷的冬日。不似往年的冷清,民俗户李秀芬家的生意反倒更忙了。“真没想到,这两年因为冰瀑景观,我们生意更好了!现在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翻了好几番!”
阳光照在冰柱上,绽放出一簇簇七彩的光烬。走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神泉峡景区,一眼便可看到人工形成的美丽冰瀑景观。
一到冬天,神泉峡冰瀑就吸引大批游客闻名而来,游客暴增,车都排到村里面去了。
妙峰山镇炭厂村因祖祖辈辈烧炭为生,由此得名。皇宫冬季取暖用的炭、老百姓涮锅子用的炭,多数都源自这个村。鼎盛时,小村有几十座炭窑。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山区禁止砍伐树木,烧炭业才逐步退出。
不再烧炭,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只有山上几百亩核桃、山楂、杏扁,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打工。
如今的炭厂村退耕还林还绿,依托神泉峡风景区,村民们过上了绿色富裕的日子。像李秀芳这样辞职回村工作的人,不在少数。
炭厂村是如何走出一条乡村生态振兴之路呢?
据村支书邢卫兵介绍说,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论证,炭厂村最终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总体工作思路:以神泉峡景区为核心,以良好的山水和农业资源为依托,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养生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为补充,全面整合各种资源,将炭厂村着力打造成为京城知名、体现国际标准的休闲养生园区。
2008年3月,炭厂村开始兴建神泉峡风景区,2009年9月初步建成,2010年5月1日正式对外接待游客。到2010年底,景区小获收益,实现每个村民分红200元,村民初次尝到发展旅游的甜头。2014年,沟域经济项目的实施为村庄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扶下,村庄开始重点提升改造村域西沟内的神泉峡风景区。2016年,炭厂村开始尝试,经过几年的建设,景区里峡谷曲折蜿蜒,河水幽长碧绿,山崖险峻,森林茂密,被往来游客称赞为京郊天然大氧吧。
炭厂村党支部还带领村民外出考察取经。结合神泉峡独特的地势和气候,在第二年就打造了冰瀑景观,破解冬日旅游闲置的难题。邢卫兵说,光是2017年冰瀑景观的门票收入,就增加了一百多万。
神泉峡景区牌子立起来,小村炭厂出了名。景区的发展让村庄看到了曙光,让百姓获得了实惠。
为了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炭厂村出台了股份合作制办法,只要是户籍村民都持有股份。
“我们每年年底分红,去年年底每个股民有1000元的分红,今年肯定还要涨。”邢卫兵说,股份是活股,没有继承权,只要在派出所取得合法户籍,无论是新出生的婴儿,还是外嫁的媳妇,都可以获得一千元股金。股份制度调动了村民参与建设和经营的积极性。
多年的努力让炭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村民们幸福感的增加。
“靠着绿水青山,我们的生活当然有盼头、有信心。”炭厂村人乐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