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工美:柳暗花明又一“春”
发布时间:2018/12/20 声音 浏览:620
当网购还没那么发达,满大街的购物中心还没那么多的时候,在北京城买东西很有技巧。买新潮点儿的,奔西单;买传统点儿的,奔大栅栏;而要想买艺术气息浓点儿的,就得奔王府井大街南口的工美大厦了。
北京工美,不仅承载着普通老百姓对工艺美术品的最初记忆,也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工艺品加快走出国门,但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北京工美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北京工美在体制机制改革中酝酿着涅槃重生,始终没丢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从黄金十年到生死存亡
景泰蓝文房用品,雕漆、玉雕摆件,绢画片……在德胜门东边的白孔雀艺术世界,北京工美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厅里,上世纪80年代出口海外市场的工艺品重回国人视线。30年过去,这些从日本回流的老物件,光彩依旧不减当年。
北京工艺美术行业最早起源于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合作化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工艺美术品出口迎来黄金十年,其中又以北京工艺美术发展最为突出。巅峰时,北京工美总公司所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轻工业总产值的9.5%,年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在别的行业工人每月收入仅有几十元的时候,工美从业人员的月收入有1000多元,是真正的金饭碗。
然而,对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也为工艺美术品行业埋下了隐患。
1990年底,仅北京郊区乡镇工艺美术类企业便已达到382家,还涌现了一批校办工艺美术企业,共35家。北京工艺美术品出口随之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不少企业通过降价来占领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产品成本降低而粗制滥造。”北京工美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田文化回忆,由于同时期出口的工艺美术品缺少品牌,因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工艺品在国际上的形象整体下滑。
到上世纪90年代末,工艺美术品的出口逐渐萧条,北京工艺美术业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阵痛:工厂倒闭、效益下滑、职工下岗、人才断档、大师退休、手艺失传、行业萎缩……瓷画大师茅子升一度以摆地摊卖皮鞋来贴补用度。
随着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推进,包括北京玉器厂在内的37家企业1999年从工美集团旗下划转出来,归属各区县经营。由于各区县对工美行业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支持,很多企业濒临破产,总公司也失去了完整的产业链。
生存还是毁灭?北京工美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点。
奥运契机开启转型发展
举步维艰之际,北京工美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
如今很多旅游商店实行的前店后厂的模式就由北京工美最先创立。他们把车间变成“商场”,工人在一边制作,客户来了就在一旁参观购买。一年下来,利润能到100多万元,这在上世纪90年代可不是小数目。
1998年,王府井工美大厦改建落成,成了当时北京科技含量最高、设备最先进的商业大楼之一。这座大厦,很快成为展示传统工艺美术精品的绝佳窗口,也延续了北京工美的市场口碑。
1999年4月,北京正式递交2008年奥运会申办书。这封仿奏折形式的申办书从设计到制作全部出自北京工美之手。不经意间,北京工美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
“2003年3月31日,下班前,我接到董事长的电话。他通知我,北京奥运会会徽今年夏天将正式发布,你琢磨一下,把会徽用一个什么样的载体,做成国家级礼品赠送给国际奥委会。”北京工美集团前总工艺师郭鸣回忆,那天晚上工美技术中心的员工们兴奋不已,一宿都在琢磨酝酿方案。
8月,一方用碧玉雕刻的盘龙玉玺在天坛祈年殿正式对外发布,被命名为“北京奥运徽宝”,龙的造型脱胎自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奉天之宝”。它印下的图案,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04年,北京工美紧锣密鼓地参与到奥运特许生产商、零售商的竞标当中。“当初很多人认为工美集团已经不行了,没有设计开发能力了,但我不服,我们还有技术中心。”人争一口气,技术中心用四五天的时间就给出了一系列特许商品的开发计划和设计方案,把奥运精神与中国元素、北京特色结合,厚厚一沓方案得到了北京奥组委的认可,成为第一批获得“双特许”资质的企业,既是特许生产商,又是特许零售商。
2005年8月,特许零售专柜开始试营业,市场反应一片大好。“那会儿根本没工夫给顾客介绍商品,顾客过来就说‘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们就低头忙着给顾客开票,连腰都直不起来。”王府井工美大厦奥运专柜的老售货员和建荣回忆,因为销售得太多,绝大多数商品的7位码都印在了脑子里,连价签都不用看。由于需求量大,她一天少说也要跑十几次地下三层的库房去提货。
北京奥运徽宝、全国首家奥运特许商品经营店、全国唯一奥运特许商品旗舰店、奥运奖牌“金镶玉”的制作……借力民间奥运热潮,工美集团收获了转型发展的“第一桶金”,实现利润近2亿元。
开发奥运特许商品极大提升了北京工美的品牌形象,也带动了玉器、景泰蓝、瓷器、木雕、刺绣等工艺美术技艺的发展,加工企业覆盖河北、山东等11个省区市。
“国礼造办”带动产业升级
“造办”一词始于康熙年间,是专门办理为宫廷所需的各种礼仪器物、日常用品、艺术陈列品的机构。而现在,被民间称为“国礼造办处”的北京工美,又以精妙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带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重新走向世界舞台。
“很多人不了解,以为国礼都是指定给工美集团设计制作的,其实并不是这样。除了奥运徽宝和个别紧急项目,国礼项目基本上都是通过招投标来确定的。”郭鸣解释说。
2014年3月,工美集团接到北京市政府邀标,参加APEC会议的国礼设计。当时有50多家单位参与竞标。对工美集团而言,可以说是奥运之后的一次重新检阅。
8月26日是最后一轮筛选,地点在雁栖湖。
“定了!3件都是工美的。”当天下午6点多钟,郭鸣接到了通知电话,兴奋得手直发抖。“后来我了解到,在选择配偶礼品时,工美的两款以花丝镶嵌和錾刻工艺做成的《繁花》手包和《和美》丝巾果盘让人难以取舍,最终使得原定为两件的礼品清单被扩充到了3件。”
另一件入选的《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把画珐琅工艺、錾胎珐琅、掐丝珐琅3种传统珐琅工艺结合在一起。瓶身的基调是蓝色,但为了做出海洋的渐变色效果,实际上使用了深浅不同的20多种颜色。光是为赏瓶点上一遍蓝就得用上1天时间,而每个赏瓶至少要点3遍蓝,这中间耗费的心血可想而知。
从2014年开始,工美开始承担各种各样的国礼任务。送往世卫组织的针灸铜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礼品、越南APEC会议国礼、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国礼……国礼原物虽已出国,为制作国礼而形成的技艺却继续发扬光大,也推动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向高精尖方向升级发展。
上一篇: 北京朝阳千名失能老人免费用轻便型轮椅
下一篇: 北京簋街餐馆非法超标排污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