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圆明园“田字房”基址全部揭露
发布时间:2022/11/06 财经 浏览:190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其主建筑“田字房”基址被全部揭露出来,清代皇家园林中一处“田园趣景”随之重见天日。考古人员还在这里发现了皇家稻田遗址,并首次运用植物考古手段发现“御稻”植硅石。
澹泊宁静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雍正五年(1727年)时已建成,是一处重要的游憩寝宫。据史料记载,澹泊宁静的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称“田字房”。从2020年开始,市文物局组织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澹泊宁静遗址进行了三期考古发掘工作。经过连续3年的发掘,考古人员已全部揭露出“田字房”的建筑基址。
昨天(4日)下午,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几段约半米高的台基围成四四方方一间“屋”,其间还有一方大小石板铺成的天井。
“‘田字房’共33间,各间都是4.48米见方,廊深1.28米。地面以上部分虽已不存,但基址保存尚好。我们现在正在它西南角的位置,面前3.8米见方的天井,就是‘田’字左下角的‘口’。”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指着地面上残存的虎皮石陡板、阶条石等构件介绍,“这些石阶修建时并没有那么讲究,而是营造出一幅美好的乡村田园景象。在台基面上,我们还发现了柱顶石、铺地方砖、排水沟,台基外围还有如意踏跺、卵石散水和道路。”
仔细看,地面上有些地方微微泛红,铺地用的方砖和石板也有明显皲裂。“这是过火痕迹。”张中华说,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台基表面、天井、道路多处经火烧过,“局部烧得比较严重,甚至还产生了硫化现象,可见当年这里经历的火势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我们推测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留下的遗迹。”
在建筑台基旁,考古人员挖开了一处坑,里面排列着一个个小洞,揭露了建筑台基的基础结构。“在今年的考古发掘中,我们明确了台基由9层夯土夯打而成,采用‘满堂红’做法,基槽底部满布柏木地钉,防止建筑下沉。同时,台基还通过暗沟与天井相连,设置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张中华说,此次考古厘清了“田字房”的形制和工程做法,为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田字房”北侧,考古人员还发掘出了稻田遗迹,发现了南北两侧11至12米长的田埂,并通过植物考古的手段发现稻田内有水稻植硅石。目前,稻田被画上了一个个1米见方的格子,考古人员正在采集土样。
“这些黑色土壤明显和周围不同,我们将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张中华说,清代皇帝不但以“田”为房,还在“田字房”旁的稻田里亲自劳作,察看农事农时,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根据文献记载,康熙皇帝就曾亲自培育京西稻的前身——“御稻”。“稻田遗迹的发掘,对探讨清代的御稻培育、种植和农耕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未来,我们也建议圆明园恢复这片稻田,种植京西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上一篇: 前三季度六百多家首店落户北京
下一篇: 北京:13项城市照明重点项目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