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今年北京经开区经济增长预计超两成 亦庄形成第四个千亿级产业群
发布时间:2021/12/26 财经 浏览:266
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居全市首位,千亿级产业集群再扩容……位于京城东南的经开区,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折射出高精尖产业的无限潜力。
日前,记者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会上获悉,“十四五”开局之年,经开区交出一份“硬核”答卷。
经济大盘稳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计超两成
今年,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年产值预计将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将成为继高端汽车制造、产业互联网、生物医药之后的第四个千亿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经开区坚持做强主导产业、发力新兴产业、布局数字产业、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高精尖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今年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以上,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0%以上。亦庄新城工业总产值5820亿元,全市排名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一。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小米、长城等新能源龙头整车企业项目落地的同时,经开区也将实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筹建氢能产业联盟;270台智能网联汽车开展测试,安全测试里程达221万公里,占全市70%以上;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无人零售、无人配送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出现在亦庄……预计2021年,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可完成产值1600亿元。
目光再投向培育多年的生物医药产业。在亦庄生产的新冠疫苗被运往世界各地,支援全球抗疫,也带动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突破性进展。今年经开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全年预计完成产值1560亿元,同比增长2倍。
动能加速释放
162项“三城”成果在亦庄落地
几个月前,一个为医疗领域初创企业搭建的创新服务平台在亦庄成立,将助力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这一平台依托的正是清华工研院的科研力量和GE医疗的全产业链资源。
亦庄牵手中关村,背后是“三城一区”联动机制。为了让更多“三城”的优质项目在加速区得到转化,经开区通过对接清华、北大等高校成果转化中心,与北航、北工大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储备产业化项目超过700项;实施“创新成长计划”和“创新伙伴计划”,储备项目112项;经开区管委会与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三大科学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今年以来,首批6家、8.2万平米先导基地加速区挂牌,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62项。
“两区”建设添动力
新增合同利用外资额猛增3.5倍
施耐德、SMC中国、GE、瓦里安等一批存量优质外企加码布局,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德国莱茵检测等一批重点海外项目落地,ABB、拜耳医药、北京奔驰等技改项目年度投资达20亿元,11个离岸创新中心挂牌……截至11月,北京经开区新增合同利用外资额、新引进外资企业数同比分别增3.5倍、54.76%。
数字背后是“两区”制度创新带来的蓬勃动力。就在年初,经开区“两区”建设路线图正式出炉,推介首批145条政策。“近一年来,我们围绕政策创新、扩大开放、营商环境、土地利用、国有企业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两区’建设的亦庄样板。”相关负责人介绍。
政策创新方面,经开区通过优化告知承诺模式、建立全过程政府综合服务机制等举措,构建企业投资项目快速落地新模式。截至2021年11月,全区共推进重点项目229个,项目总投资3819亿元,预计达产产值3773亿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审批制度“极简化”、政务服务便利化,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建设树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亦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