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spendin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北京朝阳区2025年建成百个基层特色公共文化空间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朝阳区2025年建成百个基层特色公共文化空间

发布时间:2021/12/17 财经 浏览:279

记者昨天从朝阳区“两会”获悉,朝阳区将高品质高标准建设博物馆之城、阅读之城、艺术之城、双奥之城、时尚之城,力争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100个基层特色公共文化空间;以运河文化带建设串联特色文化资源,建设通惠河、坝河(亮马河)、萧太后河、温榆河文化精品廊道。此外,力争“十四五”末,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打造成为首都东部2000亿级的文化产业集群。

据介绍,朝阳区将持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建设,建设城市书屋、流动美术馆、非遗传习所等一批“小、特、精”的特色文化空间,实现文化设施覆盖身边化。力争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100个基层特色公共文化空间,街乡文化中心达标率提升至95%。“十四五期间,朝阳区将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阅读之城、艺术之城、双奥之城、时尚之城建设,率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朝阳区是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通惠河、亮马河、坝河、萧太后河等多条大运河的支流水系都穿区而过。2021年,朝阳区全面推进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落地。神木厂历史景观保护工程神木廊房、《神木谣》碑及御碑亭工程顺利竣工、神木博物馆顺序办理启动手续,重要展品完成测试搭建。萧太后河展览馆展陈布置、施工完成,展示萧太后河历史演变和辽代历史民俗文化。顺利服务大运河省部际联席会,永通桥顺利交接,修缮方案通过审核,开始进场施工,2021年年底前初步完成修缮工程。

下一步,朝阳区将加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建设通惠河、坝河(亮马河)、萧太后河、温榆河文化精品廊道。十四五期间,朝阳区将全面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出50个文化遗产保护示范项目,树立10个传统文化品牌;布局100个特色博物馆,建立起10个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展示中心;搭建起10个传统文化精品线路,塑造出50个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打卡地,推出100种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等。

据介绍,2021年以来,朝阳区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10月规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收入2260.2亿元,同比增长16%。截至目前,全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达9万余家,较2016年底新增1.8万家,增长25%。朝阳区还充分发挥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目前,实验区入驻企业达5万余家,是2016年的1.4倍,实现年营业收入1300亿元,约占全市的10%,占全区的比重超过50%。

据朝阳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朝阳区将全力建设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全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区、国际时尚文化消费活力区、国际文化贸易中心区,努力将朝阳区打造成为首都引领、全国示范、国际知名的“时尚创意之城”。力争“十四五”末,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打造成为首都东部2000亿级的文化产业集群。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