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冰立方打造冰壶高科技公平冰面 精控冰面以上1.5米在10℃
发布时间:2021/04/11 财经 浏览:290
4月9日,“相约北京”测试活动在冰立方进入轮椅冰壶比赛阶段。从4月1日至今,冰立方运用高科技的制冰和运行维护系统,确保冰壶赛冰面始终处在最佳状态。冰立方方面表示,基于这次测试活动产生的大量数据,希望未来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为运动员打造一块更公平的数据冰面。
场馆精控冰面以上1.5米在10℃
尽管冰壶场地冰温达零下8℃,在测试现场,冰壶运动员穿得并不多。冰立方场馆方面介绍,为给运动员创造舒适的比赛环境,场馆精确控制冰面以上1.5米的温度在10℃。凭借这一高科技,冰立方可以对赛场内不同区域温度和湿度进行精准控制。
冰立方场馆后勤副主任杨奇勇介绍,从测试活动的结果看,冰立方团队的表现完美。“虽然室外天气一天天在变热,湿度一天天在增加,这套设备配置还是非常合理的。”
据冰立方后勤团队透露,他们每天要对室外和室内温湿度、露点温度和冰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所有数据和国际冰壶组织提出的要求是匹配的。“测试活动中,冰面上一直没有看到可见的结霜或裂缝。”杨奇勇说,“就是4月2日这一天,室外有小雨,我们有一条冰道上有结霜现象。场馆通过加大除湿功率,把它给消除了,到4月3日冰面恢复到完美水平。”
智慧温度控制系统有超4000个监控点位
据了解,冰立方场馆的温度控制,是依靠拥有超4000个监控点位的智慧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冰温,场馆内温度、湿度、PM2.5浓度。当温湿度发生变化,控制系统会通过风管来调节。几天下来,测试活动产生了大量数据。
“我们每天要向体育竞赛部门报告冰的数据,这个数据干吗用呢?不仅仅是供教练团队放心,还要将运动员的发挥啊,结合冰面的数据,作出评价。”杨奇勇说,“我们想基于冰上的数据,以及这次测试活动中运动员的评价,建立起对应关系。虽然一边是数字,一边是运动员主观感觉,但是我们特别渴望形成一个比较简便的评价体系。”
据介绍,国家科技部和冰立方正在进行冬夏奥运场景转换的科研课题。这次测试活动也全程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冰立方团队表示,通过观察测试活动认为,冰壶比赛中,冰的变化是整个比赛中最大的变量来源。“比赛的变量,有对手的战术变化,有自己的好球失误,队友的情绪变化。而冰面虽然从大的尺度说非常的稳定,但是在微小的尺度范围内,冰是有非常小幅度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杨奇勇说。
冰面数据会公开推送给比赛双方
“而我们的数据评价方式可以是,今天的温度、湿度是这样,冰的硬度是这样。我们也许还能分析冰壶运行速度的变量,也许还能显示摩擦力和摩擦系数,速度和加速度。这是冰面评价精细化的结果。”杨奇勇说,“即使科学还不能全部解释有些微小的变化,我们试图再往前走一步,帮助运动员消除一个变量。这样他在打球的时候,就会更集中在战术上,帮助他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冰立方团队表示,目前这个项目还没有和世界冰壶联合会进行过商讨。“首先需要运动员的认可,这是一个安全的数据,不是不稳定、不公平的数据。我们先把自己的事解决好,再去得到国际组织的审批。”杨奇勇说。
从前,涉及到场地、赛道的状况时,体育界认同的说法是,同一片赛场,对比赛双方都是公平的。如果为冰壶赛事增加数据推送,会让这个比赛更公平吗?冰立方团队表示,他们的想法是,这些数据会公开推送给比赛双方,“至于双方怎么用,谁更会利用这个数据,就会产生差异。毕竟这种数据的呈现,以前在其他赛事里头是没有的”。
文/本报记者 褚鹏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