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海淀3处小微空间改造竣工亮相 社区闲置地变居民欢乐场
发布时间:2023/05/04 头条 浏览:135
老旧小区里的小微空间关乎居民生活的幸福感。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和市规自委海淀分局了解到,位于稻香园西里社区等地的3处社区小微空间改造已竣工亮相。不起眼的墙根儿、陈旧的停车棚、荒废的社区绿地摇身一变,成为居民的大客厅、游乐场、健身地。
“稻香庭”里说丰年
稻香园西里社区下沉广场的微改造,以水稻为设计主题,名为“稻香庭”。
这块场地面积只有400平方米,却是居民家门口重要的活动空间。座椅太少、健身器材布置散乱、孩子们在废弃的水泥高台上爬来爬去……去年,海淀街道启动稻香园西里社区6号楼西北侧小广场改造。改造开始前,街道工作人员、责任规划师和北京林业大学的设计团队一同走访社区,了解居民痛点,改良施工方案。
“我们了解到,这里原先是种水稻的地方,设计团队就以水稻为设计主题,同时结合居民建议,设置了中心交流区、健身运动区、儿童游戏区。”街道责任规划师付斯曼介绍。
开园后,来这里休憩的居民络绎不绝。进入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镂空雕刻的水稻图案。原先的挡土墙上设置了钢板景墙,以康熙年间的《御制耕织图》为主题,展示古代耕作生产的22道工序,并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为开端,带领居民追忆曾经的稻田。钢板景墙延伸至儿童游戏区后,转变成为黑板墙,孩子们可以尽情绘画。场地中央增设了大量座椅,满足居民闲坐谈天、晒太阳的需求。
“共享客厅”功能多
每年天气一热,海淀南路社区8号楼前的空地就变得无人问津。
“广场上没有阴凉地儿,空荡荡的。”“板凳都被晒得很烫,不爱去这地儿。”这些让居民头疼的问题是“海之微”海淀街道小微公共空间更新计划的重点改造对象。
如今,小广场已焕然一新。一个折线形廊架,遮住了配电室、垃圾点等,使公共活动区与生活后勤区巧妙区隔。风雨廊架下布置了休息座椅区、黑板涂鸦区、互动球阵区和拍照打卡区等,便于大人小孩休憩玩耍。在廊架南侧的广场铺装设计中,设计团队将“万泉河水”抽象为涟漪形态装饰地面,红色塑胶跑道“划破”涟漪状地面,形成富有动感的铺地图样。
“每天看着这儿一点点的改造,非常期待,现在终于竣工了。”一位居民说,这处支离破碎的空间现如今是备受大家欢迎的“共享客厅”。
新空间延续老记忆
同样已经竣工的名为“织华场”的小微空间,位于三义庙社区。
这里的前身是大华服装厂。因此,设计团队选取了“纺织”作为主题元素进行切入,在场地中加入纽扣图案、缝制线条和关于纺织的诗句,延续这里的场地记忆。
改造前,这里的空间利用十分凌乱,部分地面裸露无铺装,老人晒太阳、孩子玩耍都不方便。改造后,新增的健身器材美观实用,树下安置的座椅宽敞舒适,彩色铺装将不同活动区域清晰区分,跳舞、健身、遛娃、玩耍的居民们各得其所,惬意自在。
“我们还将改造小南庄社区的‘健康百分百’场地、稻香园北社区的‘平常生活·美术馆’场地、海淀南路社区里的‘拾绿花园’等小微空间。”海淀街道副主任林日盛介绍,“海之微”海淀街道小微公共空间更新计划自2022年启动,截至去年年底,共筛选出10处场地作为示范项目开展改造提升。
上一篇: 假期北京市环境秩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