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京津冀靠什么抢抓人工智能风口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京津冀靠什么抢抓人工智能风口

发布时间:2023/02/26 头条 浏览:196

眼下,不少研发于北京、成长在天津、制造于河北的人工智能产品正从天津港走向全球。创新赋能,协同发力,长期困扰人工智能的应用转化难题,正在京畿大地实现新的突破。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被视为重要风口,也成为各主要经济体创新布局重点。而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之路,落地应用转化水平是检验其成色的指标。一般而言,发展人工智能有三个要素,即数据、算力和算法。放眼全球,有的地方算法编写走在世界前列,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算力无法充分落地;有的地方坐拥大量数据中心,但IT人才匮乏、薪酬难有竞争力,算法创新受到限制;还有的地方万事俱备,但其他产业门类有限,等不来“应用”的东风……看似只是编程,实则是研发、应用与制造的全产业链合作,人工智能的高门槛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依托特定区域内创新资源的集聚与互补,而这恰恰是京津冀地区的优势所在。

北京科教资源丰富,互联网产业发达;天津是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高科技研发具有一定基础;河北则在钢铁、汽车、能源和生产成本上优势明显。近年来,围绕三地区位特色与资源禀赋,京津冀致力于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协作机制,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亦庄连续多年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汇聚全球优秀创意;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积极对接人工智能企业需求,免费帮他们寻找办公场地、投资机构;河北积极将新能源与算力建设相融合,“中国数坝”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数据显示,全国2200家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中,652家在京津冀地区,并广泛分布于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新媒体、数字内容和智能机器人等16个应用领域,是全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就现实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对算法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是京津冀地区的弱项。目前,全国347家人工智能新型创新组织中,京津冀仅有33家,占比9.5%,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好专注人工智能的风口,还需要三地在深化协同上进一步发力,深挖政策潜力,通过打通研究型大学、平台和初创企业创新活动的边界,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原始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进程,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

科技资源高效共享,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主体高效协同,期待协同发展人工智能的例子在更多行业、更多领域引发蝴蝶效应,写就京津冀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答卷。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