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200余名首都大学生感受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22/10/05 头条 浏览:249
为引导首都高校广大师生深入“三农”一线、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10月2日,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的200余名学生代表到北京农学院实地参观北京农学院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连栋温室和智慧农业实验温室,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及智慧农业科技成果,感受现代农业技术的魅力。同时,同学们还参观了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成果展。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同学们走进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在玻璃连栋温室内,无土栽培的种植模式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同学们在刘超杰副教授的讲解下,了解现代化农业种植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以及该校教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栽培基质、营养液配方、栽培新技术等。“蔬菜生长所需营养液来源于有机肥料,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产品,可达无公害、有机绿色标准。”刘超杰介绍道。同学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参观温室内种植的生菜、番茄、黄瓜等蔬菜,观赏矮化番茄、矮化辣椒、安其拉花茄、金橘、枇杷、矮化苹果等盆栽园艺植物,直呼大开眼界。
随后,同学们又来到智慧农业实验温室,水质监测系统、智慧蜂箱、植保无人机、智能无人拖拉机、五合一新型太阳能传感器、智慧农业控制终端、智能植物生理检测仪、智慧农业卷膜通风控制器等智慧农业科技成果引起同学们赞叹,大家直观深入地感受到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的魅力。
以3R垂直植物速生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用区块链溯源技术协助瓜农打造品牌,开拓销售渠道,帮助有意愿创业的村民确定业态产品,协助升级创业空间和设计品牌……在成果展上,一个个高校师生实践团队走进乡村开展生动实践的场景和成果,让前来参观的同学们深有感触。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启动了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几个月以来,百支实践团队师生从象牙塔到田野间,从实验室到黄土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深入基层一线、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奔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19个乡村,以文化兴农、科技支农、卫生惠农、智慧助农,取得显著成果。“看到实践团奔赴乡村一线,用专业知识为农村发展做贡献,我备受鼓舞,今后我也要投身到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到‘三农’一线了解农民的需求,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位北京农学院的大一新生激动地说。
据悉,此次活动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国庆期间主题实践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在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国庆假期在京、在校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烈氛围。
上一篇: 北京:骑行慢生活 绿道亮古都
下一篇: 北京完成457处桥下空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