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助力毕业生就业 “职引未来”与你同行
发布时间:2022/05/31 头条 浏览:233
当就业遭遇疫情,1076万名应届毕业生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因此,这场就业大考,不仅是大学生们的“最后一考”,也是高校、企业及社会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四年大学两年半疫情,这届毕业生已然承受太多。临近求职关键期,又叠加严峻复杂疫情形势,一些地方的高校毕业生无法像往年一样,去招聘单位面试和实习,传统就业招聘渠道也面临不够通畅、招聘岗位受到疫情影响中断或减少等现实困境。
“要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让广大青年真切感受到党的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方向。
眼下,帮千万毕业生破解就业难题已刻不容缓,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也相继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用真金白银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开展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活动”,以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等五大专项行动,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毕业生就业“攻坚”,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莘莘学子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
各类企业作为稳就业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为“稳就业”作出贡献。
肩负毕业生就业工作主体责任的高校,高压之下也积极作为,与时俱进。无论是“直播带岗”还是“现场招聘”,要积极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为毕业生推介岗位。此外,各高校也要根据疫情防控措施变化情况,及时为毕业班学生返校及外出求职、面试、实习等提供便利。
“艰难时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全社会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就业出力之时,大学毕业生更要有信心锚定未来方向,打造“个人IP”,增强比较优势,力争脱颖而出。
迈出象牙塔,走稳就业路,我们与你同行。
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团市委等单位多方指导下,新京报发起“职引未来——我帮毕业生找工作”特别行动,以期有效地利用媒体资源,在企业、高校及社会资源之间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尽最大努力为毕业生“职引未来”。
我们将提供就业信息、推介毕业生、建立企业和高校的纽带,为就业助力;我们将举办线上线下各种就业活动,为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答疑解惑;我们将建立沟通渠道,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扫除就业困难和障碍。
欢迎毕业生、用人单位,通过新京报APP、热线(010-67106710)、邮箱(xjbjy@bjnews.com.cn)投递简历和就业需求(不对外显示,勿忧信息泄露),也欢迎社会各界分享就业经验,提供就业帮助。
“志当存高远,行当积跬步。”高校毕业生既是今天的求职者,也将是未来的生产者、创业者和工作提供者。此时此刻,全社会都不妨充分调动资源,帮大学毕业生全力以赴奔向梦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