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运动员活动区首次对外开放 探访国家速滑馆“智慧服务”冬奥赛事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运动员活动区首次对外开放 探访国家速滑馆“智慧服务”冬奥赛事

发布时间:2021/11/06 头条 浏览:332

10月中旬,今年首场北京冬奥会测试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落幕,美轮美奂的场馆建筑、光洁如镜的环保冰面、良好的设备设施给参赛者留下美好的感受。记者昨天探访场馆获悉,经历了测试赛检验的二氧化碳冰面将持续进行优化,智慧场馆系统也正在测试中,室内导航找座位、APP上体验AR观赛等智能服务,赛时将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最佳体验和服务。

打造一站式更衣健身运动空间

赛时,运动员来到国家速滑馆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场馆东南侧的运动员活动区。运动员专用车辆将在此落客,完成安检、查验等系列防疫措施后,进入赛前准备阶段。

昨天上午,运动员活动区首次对媒体开放。记者探访看到,大厅里的“国家速滑馆场地纪录墙”展示着测试赛期间运动员创造的个人和“冰丝带”的场地纪录,也在静静等待新纪录的创造者。再往里走,这里有14间运动员更衣室、近千平方米的运动员热身区和约700平方米的力量房。

每间更衣室环境清新,并按照运动员赛前赛后使用习惯,摆放了十余个更衣柜和几个条形凳子,赛时还会配备上相关洗护用品和防疫物资。

在运动员力量房内,有序摆放着各类健身器材,这些器材都经过选择,分为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两大类别,专门为速度滑冰选手赛前热身而准备。热身区内蓝色的塑胶跑道总长为138.3米,宽为6.2米,由世界知名塑胶跑道供应商提供。据悉,冬奥会后,这些场地设施也将作为奥运遗产的一部分,为来“冰丝带”的运动体验者提供服务。

二氧化碳冰面赛前将持续优化

步入“冰丝带”场馆内,座椅席东侧白椅拼成的北京冬奥会“92”天倒计时提示和冰墩墩、雪容融海报格外显眼。往下看,就是前不久让速滑选手称赞“无与伦比”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

“测试赛时,四名运动员五次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绿色、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冰面,为外国运动员获得好成绩创造了条件。”国家速滑馆公司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介绍,冬奥会开始前,冰面还将进行持续优化。马进解释,如今,冰面上划上了网格线,也是为了配合进行场馆灯光调试,届时将为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和训练提供最佳场地。

近12000平方米冰面“冰丝带”,通过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二氧化碳系统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品质余热,通过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可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相比较传统冰场可以有20%以上的能效提升。”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冬奥后,该馆将向公众开放,成为能够举办短道、花滑、冰球和冰壶等赛事及大众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

一款APP智慧服务多个场馆

冬奥会时,观众在场馆内还将享受到系列智慧化服务。

“我们研发的场馆联盟APP正在测试中,这款APP将集成鸟巢、冰立方、国家速滑馆等多个场馆体验和服务。”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透露,智能体验包括多语言翻译系统、定位导航系统、智能观赛体验,“比如AR体验,观众在手机上即能感受远端运动员滑行情况,体验速滑运动员风驰电掣从你身边擦过的刺激感。”

场馆的智能应用也将在比赛前得到提升和改进。李久林说,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每一块玻璃都有不同的弯曲弧度,“为了对这些幕墙进行清理,清洗机器人已经能够实现自助清理。”此外,“冰丝带”马鞍形屋顶索网上配置了1100余个传感器,可实时感知外部信息并实时反馈到数据中心。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