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城之源”琉璃河遗址发现成规模夯土建筑基址 印证“周初封燕”史实
发布时间:2021/04/02 头条 浏览:334
(尹星云)近日,《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2035年)》正式发布,遗址核心区村庄搬迁腾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琉璃河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成果,首次在城内发现结构清晰、内涵丰富的成规模夯土建筑基址。
2019年开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重启了新时代琉璃河遗址的考古与研究工作。
考古队在遗址内搭建了三维测控网,建立起琉璃河遗址考古信息系统。对遗址核心区和墓葬区开展了大面积的区域调查和系统勘探,新勘探出各类型遗迹数百处,进一步厘清了城址区的空间结构,大大加深了对墓葬区分布的认识。考古队还对城内的小型地面建筑、居址等进行了发掘,对城址南侧大石河摆动范围进行了调查,系统认识了大石河摆动对南城墙造成的破坏。
城内西北侧发现成规模夯土建筑一处,夯土建筑目前揭露范围东西长约28米,南北长约26米。其夯土基础最厚处达1.62米,为分块逐层夯筑,夯层厚约8-12厘米,夯筑质量较好。夯土基础之上保存有多组墙体和若干柱洞,墙体最高处残存0.91米,厚约0.4米,柱洞大小不一、使用方式不同。夯土建筑上可见至少四层人类活动面,墙体也可见修补痕迹,可知该基址历经至少四次废弃、再利用行为。基址建造年代不早于西周早期,废弃年代不晚于西周晚期,时间跨度较大。这一夯土建筑基址结构明确、层次清晰,对于研究早期建筑工艺、建筑结构和遗址兴衰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出土、采集了青铜环首刀、铜箭簇、玉i、绿松石及石器、骨器、陶器等遗物数百件,陶片两万余片,表现出本地燕文化、周文化和商文化多种文化因素特征。同时,考古队利用科技考古手段,对发掘出土的自然遗物开展了植物考古分析,出土炭化植物种子包括了粟、黍、小麦、大豆、大麦等,反映出琉璃河先民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琉璃河遗址本次新发现的夯土建筑基址等级较高,符合西周早期诸侯国的等级地位,不但印证了文献中关于‘周初封燕’的史实,更为我们研究早期国家治理水平和等级制度提供了新的材料。遗物中表现出的中原旱作农业生产方式与出土器物中北方草原特征的遗物,共同体现出琉璃河遗址在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是早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间的重要桥梁。”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现场负责人王晶说。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是西周时期燕国的都城和始封地,现存西周时期的夯土城墙、城内遗存和墓葬区。琉璃河遗址距今逾三千年历史,是目前北京地区可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源头,被誉为“北京城之源”。1988年,琉璃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