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2020年北京新经济增加值超1.3万亿元
发布时间:2021/03/29 头条 浏览:315
新春伊始,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生产线已实现100%复工运转。一条条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前没有太多员工的身影,却效率惊人。
这正是本市新经济涌现新活力的生动场景。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经济成为经济逆风前行中的一抹亮色。以数字经济、信息经济为特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成长,成为对冲疫情、推动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积极力量。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136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8%。
“去年这时,我们的生产线正以3天一台CT机的速度生产,供应给雷神山医院。”回忆过去这一年,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总经理陈和强颇为感慨。
面对疫情冲击,本市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逆风中率先复苏。根据市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全年分别增长9.5%和9.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9%、13.4%和9.7%。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9.8%,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与上年基本相当;其中,信息技术服务增长15.5%,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增长21.1%。
去年年初,疫情阻挡了不少百姓出门的脚步,但也激发出消费新需求。以线上消费、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我现在会使好几个软件,点餐、买衣服、买菜等通通网上搞定。”大半年的时间,60多岁的张女士已是熟练的网购达人。去年,本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增长30.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2%,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全市10余家新零售企业合计实现零售额增长超四成。
除了日常购物,宅经济、云办公、线上教育等需求旺盛。“互联网+医疗+药品”的全新健康服务模式逐渐形成,重点医疗平台交易额和期末注册用户数分别是2019年的2.9倍和1.2倍;互联网教育平台交易额、授课教师数分别是2019年的2.1倍和1.2倍;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在线教育、在线娱乐、在线游戏、在线体育4个领域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四成。
去年1至11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4.7%,部分重点互联网头部企业增长几乎翻倍。重点区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三城一区”内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6.1%,高于大中型重点企业1.4个百分点;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0%,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新设科技型企业占比也在提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增长快、活力足,全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7.6万个,比上年增加近1万个,占全部新设企业的40.7%,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上一篇: 北京连续58天无新增本土病例
下一篇: 海淀原创舞剧《曹雪芹》在京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