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全市政务服务将实现数字化转型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全市政务服务将实现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1/01/16 头条 浏览:282

原标题:全市政务服务将实现数字化转型

  本报讯(记者 任珊)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视频会上获悉,“十四五”开局之年,本市将重点抓好《政务服务领先行动计划》落实,深入推进“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一流政务服务。“十四五”期间,九成政务服务事项将实现“全城通办”。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市政务服务要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政务服务现代化”的目标,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持续推动“接诉即办”“放管服”等各项改革,不断融合“一门、一网、一号”三个平台,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数字经济全球标杆城市建设,服务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好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

  北京从2019年初开始实行以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接诉即办”改革。两年来,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反映问题1800多万件,其中直接解答1100万件、派单办理700多万件。“接诉即办”围绕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完善了“一套体系、一号响应、一单到底、一刊直报、一把尺子、一库分析”的工作制度,强化了“眼睛向下”“脚步向前”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十四五”期间,本市将增强科技赋能,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加快推动“接诉即办”立法,全面整合“接诉”渠道,强化“首接负责”制,健全科学精准、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

  数字政务无疑将成为政务服务领域的关键词。本市将统筹建设数字政务大平台,打通审批、服务、监管、执法、信用全链条。

  统一前台用户端,开展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2.0行动,推进市区统一申办,实现“网上一口申报、中台智能转派、后台各部门分办、结果即时送达”。

  配合“一网通办”,全市各部门已刻制电子印章2200多枚,汇聚电子证照355类、数据1.12亿条。“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开展电子印章推广应用行动,实现在100%政务服务事项中应用政府部门电子印章,在30%以上的涉企事项中应用企业电子印章。

  “放管服”改革也将持续深化。北京将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其他领域30%以上的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持续精简审批事项,在许可延续、行政给付、政策兑现等领域推广备查制改革,在“两区”深入推进“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扩大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覆盖率不低于90%。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大厅的“小小窗口”提供了“满满服务”,市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96%以上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96%以上“一窗”无差别受理。为了提供一流政务服务,本市将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推进90%的事项在全市任一政务服务站点“全城通办”。“十四五”期间,本市将分批推进140项企业生产经营和个人服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开设京津冀+雄安新区“跨省通办”窗口,推动综合窗口2.0改革。同时,围绕“两区”建设推动改革,打造国际高端人才服务区。

(责编:尹星云、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