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12月28日新增7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12月28日新增7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发布时间:2020/12/30 头条 浏览:325

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12月28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7例本地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本地确诊病例

病例一:某男,32岁,北京籍,现住顺义区北石槽镇西赵各庄村,为某贸易服务公司员工,12月27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12月28日,患者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二:某男,28岁,山西籍,现住顺义区高丽营镇张喜庄村,为某贸易服务公司员工。12月28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三:某男,42岁,北京籍,现住顺义区高丽营镇东马各庄村,为某贸易服务公司员工。12月28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患者出现咽干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四:某男,43岁,安徽籍,现住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网约车司机,12月28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患者出现咽干、干咳等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病例五:某女,43岁,安徽籍,现住顺义区南法信地区东海洪村,为某贸易服务公司保洁员。12月28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六:某男,32岁,北京籍,现住顺义区西辛南区,为某贸易服务公司员工。12月28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患者出现咽部不适、干咳等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七:某男,40岁,安徽籍,现住顺义区南法信东海洪村,从事网约车及个体装修。12月26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入地坛医院,当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12月28日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以上确诊病例均为通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某男,28岁,印度尼西亚籍,长期在印度尼西亚生活,在京居住地为顺义区。于12月10日搭乘厦门航空MF8109次航班由福州机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12月26日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阴性,血清IgM抗体阳性、IgG阴性;12月27日由120负压救护车转入地坛医院;12月28日,经地坛医院复查,结合其流行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已对上述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要增强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持续从严从紧落实直航北京国际航班疫情防控措施;入境人员回国时,要如实进行健康申报,配合健康检疫,严格遵守隔离医学观察等各项防控要求,出现任何身体异常,要及时报告,按要求就医;请市民朋友积极配合北京市相关区域采取的核酸检测、社区管控等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继续坚持科学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责编:董兆瑞、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