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海淀垃圾分类全程智能管理
发布时间:2020/12/22 头条 浏览:230
在位于海淀东升镇观林园小区的人工智能垃圾回收站,语音系统随时提示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记者 于丽爽
“不要乱扔垃圾!”近日,海淀区东升镇观林园小区,一位赶着上班的年轻人正要把一袋厨余垃圾丢进厨余垃圾桶,刚掀开桶盖还没松手,垃圾分类亭里传来语音提示。年轻人有点儿不好意思,他打开塑料袋,把厨余垃圾倒进垃圾桶,又把塑料袋投进灰色的其他垃圾桶。
这是海淀区全流程智能化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中的一个应用场景。有了智能助力,海淀区垃圾分类管理更加精细化。
在家分类,有垃圾分类小程序做指导,带芯片的智能垃圾桶自动称重上传信息。居民去楼下投放垃圾,智能垃圾分类亭通过摄像头,“看”到人来,不仅及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还提醒“不破袋”“投错”等行为,“看”见垃圾桶满冒,会提醒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10月以来,这样的智能垃圾分类亭,已在东升镇11个社区23个小区建成了27个。
“有了这个智能垃圾分类亭,可以解放盯桶的人力,而且它24小时在线。”东升镇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德剑涛介绍。通过人形识别,社区宣传垃圾分类不用“大水漫灌”,谁不按规定分类,就上门定向宣传,提高了针对性。同时,通过自动称重系统收集大数据,能更全面地了解小区里垃圾分类的相关情况。
观林园小区门口,专门收集厨余垃圾的绿色垃圾桶也很智能:每个桶上都有唯一的身份识别卡,每天桶里收集了多少厨余垃圾、分类得好不好、上了哪辆车被运走、运到哪儿去,全程有记录。同样,海淀区环卫中心负责转运垃圾的车辆也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什么时间、在哪个小区、收集了多少桶垃圾、走什么路线、去了哪个终端,全程也有记录。目前,海淀全区2万余个厨余垃圾桶、138辆运输车辆全部安装了身份识别卡,对接全区2123个小区的厨余垃圾,每天打卡式收运,信息可追溯。
智能垃圾桶获取的信息,汇集到海淀区城市大脑指挥中心。海淀区城市大脑垃圾分类系统建设框架为“一网一库四平台”,即垃圾分类信息感知网、垃圾分类专题数据库、垃圾分类物联网服务平台、垃圾分类三级监管平台、垃圾分类社会单位信息服务平台和市民服务平台,以实现全品类、全行业、全过程监管。根据系统监测数据,不但可以追溯垃圾分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数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以为优化垃圾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系统还可以随时发现城市公共道路上的垃圾遗撒问题,并找到最近的垃圾运输车辆,调度其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处理。
上一篇: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成立
下一篇: 今天冬至 京城老字号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