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市将用3年打造应急救援“专业队”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市将用3年打造应急救援“专业队”

发布时间:2020/12/17 头条 浏览:264

原标题:本市将用3年打造应急救援“专业队”

  本市将用3年时间,打造一支能应对处置首都地区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专业队”。市应急管理局、市人才工作局、市财政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这支队伍中取得“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队员比例不低于80%,取得紧急医疗救护资格的队员不低于10%。

  专职队员不少于六成

  北京市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是经市应急管理局认定,承担应对和处置全市突发事件任务的专业队伍。

  意见中提出,从2020年到2022年,北京将用3年时间,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思路,着眼应对处置首都地区各类突发事件特别是大幅提升多灾和巨灾的应对能力,为有力应对处置首都地区突发事件提供坚强的力量支撑。

  本市将坚持平战结合,科学确定队伍的专兼职人员比例,逐步提高专职人员数量,形成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为辅助的队伍结构,逐步达到专职人员比例不低于60%、取得“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队员比例不低于80%、取得紧急医疗救护资格的队员不低于10%,并通过建立专家库或与相关专家建立协作机制的形式提供人才支撑。

  本市将统筹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统一规范队伍的标志标识,健全队伍组织管理体系,制定行业领域队伍建设标准、管理考核等制度规范。

  建2至3个全市性实训基地

  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是“专业队”的重中之重。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将以国家“应急救援员”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抓手,大力开展通用技能培养;根据各行业领域风险灾情特点和队伍建设实际,持续强化专业技能培训;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推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从“专司其职”向“一专多能”转变;统筹推进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训练演练基地建设,年度训练演练时间不少于3个月,力争3年内建成2至3个全市性的综合实训基地。

  以市应急指挥中心为依托,北京将打造全市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统一制定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遂行任务通勤规范,建立应急抢险救援绿色通道。将建立以抢险救援装备、综合保障装备、个人防护装备为主的装备保障体系和大型救援装备统筹调用征用机制,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全面提升队伍装备物资保障水平。

  队员或可办工作居住证

  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保障。本市将建立应急救援人员职业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强化心理伤害预防和心理干预调适。建立应急救援人员遂行任务风险补偿的保障机制,除企业按规定为应急救援人员购买的社会保险外,结合行业实际购买一定数额的意外伤害保险。对在训练演练、抢险救援中受伤致残、牺牲的人员,协调有关部门按规定落实评残、评烈和抚恤褒扬等相关待遇,增强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本市将研究制定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遂行任务费用补偿办法,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补偿费用,原则上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对无法确定事故责任单位或责任单位无力承担的,按照谁调用、谁付费的原则,给予相应补偿。

  本市将研究制定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非京籍专职人员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办法,引导和激励广大抢险救援队员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本报记者 任珊

(责编:尹星云、鲍聪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