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朝阳三年内整治提升697条背街小巷
发布时间:2020/12/08 头条 浏览:301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朝阳区了解到,朝阳区今年启动了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预计三年内对697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提升。今年的整治提升工程涉及背街小巷175条,目前已全部完工。
175条背街小巷“深度美颜”
朝阳区今年启动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预计三年内对697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提升。本轮整治提升标准更加细致地划分为“精治”“达标”“维护”三类,按照计划,今年将“深度美颜”175条背街小巷,目前已经全部完工。
朝阳区还加强对背街小巷相关环境问题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或街乡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背街小巷环境等问题。持续推广美团“美好朝阳骑士”、北京链家“美好朝阳管家”等共建模式,坚持“周末清洁日大扫除”活动,引导群众、志愿者、社会单位等力量积极参与背街小巷管理,随时随地通过“朝阳群众管城市”公众号,对背街小巷内存在的垃圾分类及游商占道、店外经营、共享单车乱放等问题一键举报,共同参与城市治理。
风格统一的围栏、路灯,正能量满满的文化墙,沿途花箱点缀,全长仅170米的化家胡同成了周边居民闲暇遛弯儿的好去处。化家胡同以前有“三多”,即小广告多、堆物堆料多、乱停车多。2017年,化家胡同列入朝阳区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围绕道路改造、拆除违法建设、开墙打洞封堵、新建绿化、围墙改造提升、架空线梳理等内容,化家胡同达到了背街小巷“十无”标准。结合地域文化,朝外街道提炼适合道路整治的文化语言,建设文化墙,将胡同打造成为城市肌理的亮点、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谐宜居的家园。2020年,朝外街道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从细节入手持续优化环境,路面清新整洁,两侧贴砖墙面上花箱点缀,更加舒适宜人。
环境变好了,朝外街道引导建立了城管、城建、绿化、保洁及居民、街巷长、驻区社会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围绕“卫生死角、无主垃圾、小广告”等问题,加大查访覆盖面,由街巷长开展不定期的“循环式”暗查,对突出问题,限时整改,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逐渐实现环境整治常态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见缝插绿”打造身边的公园
紧邻地铁5号线、13号线,地处朝阳、昌平两区交界,曾经各类环境问题突出的来广营乡奥北环形路,现在变成了朝阳区的“环境地标”。近6000平方米公园受到周边小区居民喜爱。道路整洁干净,交通秩序井然,道路两边围栏、石柱上的设计充满文化气息,这是如今奥北环形路的模样。奥北环形路全长2公里,环绕于奥北小区南区外围,朝阳区来广营乡通过铺设柏油路近6500平方米、铺设人行步道砖4110余平方米、粉刷道路两侧墙体6800余平方米等措施,解决了曾经困扰着居民的道路破损、环境脏乱等问题。
为了防止非法小广告,环形路边高架桥下的石柱还“穿”上了900平方米的“不粘衣”。这种被称作云纹防粘布的特殊材料,不仅能让小广告无法被贴在石柱石墩表面,还非常美观,搭配着石柱旁底座写有“来广营”字样的一盆盆绿植,形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曾经的空地已经建成了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公园,公园还增设了塑胶步道,部分墙体粉刷成了文化墙,利用墙体中间镂空部分用玻璃隔出了几处别致的展示空间,以后将充分发挥居民的创意,展示居民制作的手工艺品。
人车分离实现“各行其道”
东起惠新苑小区,西至北苑路的小关街道吐哈宾馆南侧路曾经深受乱停车现象困扰。大量车辆占据了人行通道,墙面斑驳破损,居民通行有较大安全隐患,也影响市容。“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居民意见,汇成问题清单。”小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最终,这条路确定了三个整治方向:解决乱停车问题,规范化停车;留出行人通道,给行人提供安全的步行道;提升道路环境,保证街路整洁美观。
街道协调社区、居民、产权单位、物业组成专题小组,集中研究问题原因和改造方案。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协调路侧单位出资对道路墙面实施改造;街道出面协调,还道于民,彻底解决乱停车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安装监控探头,对道路停车秩序实现长效管理,有效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有序。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上一篇: 北上广深人才吸引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