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导演杨立新7年打磨 北京人艺再演《小井胡同》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导演杨立新7年打磨 北京人艺再演《小井胡同》

发布时间:2020/11/30 头条 浏览:332

在以京味儿戏见长的北京人艺舞台上,有一部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那就是由李龙云编剧的《小井胡同》。这部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一直被誉为“解放后的《茶馆》”。2013年重排之后,经过七年打磨,这一版《小井胡同》又于11月27日起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带观众回到解放后,看看小井胡同的老街坊们,如何度过三十载不平凡的岁月。

《小井胡同》首演于1985年,作品以众多鲜明的人物和淳朴风趣的语言成为展现老北京生活风貌的京味戏的代表和现实主义作品的范本之一。2013年经典重排,由当年剧中的演员杨立新接棒担任导演。如今七年过去,这一版《小井胡同》在舞台上经过场场锤炼更见导表演的功力。“戏全在细节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情节推动全是靠细节堆出来的。”导演杨立新表示。每次排练,抓每个细节,是他作为导演最下功夫的地方,“虽然演出了很多轮,但每轮再排,这些‘犄角旮旯’都得具体排。比如说开场的时候,我说大家都别站定了不动,因为这是在大冷天的一个胡同里,演员容易把它当成舞台,站在那说话,但我会强调,这是一个胡同,三九天人不可能踏踏实实待得住。”从生活中来,让生活的细节充实戏剧,这也是《小井胡同》好看、耐看的原因。

除了在细节上下功夫,这部群戏更因为每一个人物的丰富和鲜活而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小井胡同》这部戏是先有人,人在前面,后面是时代和事件。而且群戏是要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任务,一起构成了舞台的整体。”杨立新这样介绍这部戏的特色。所以无论是刘辉扮演的工人刘家祥、龚丽君扮演的刘婶,还是岳秀清、郭奕君扮演的“反面角色”小媳妇,李麟扮演的面铺掌柜老石,高倩、孙茜扮演的石嫂,张万昆饰演的旧警察吴七,刘智扬饰演的混混儿小环子……这些剧中形形色色的普通百姓,都有着不普通的人物性格。舞台上,每一个上场下场,都需要带着人物自己的性格;每一句对话的声调高低,都显示着自己的身份和任务,这样的角色立在舞台上就是立体的真实的人。

“人物的后景越多,戏才越好看,得给人物里加东西。”导演杨立新称,这轮演出有新演员的加入,那么如何让他们迅速进入到人物和环境,剧组从一张当年的老北京地图入手,从胡同的位置,到人物的动线,一一梳理清晰,为人物建立扎实的现实依据。没有简单的重复,每一次排练都是重新创造,这让《小井胡同》这部经典老戏始终带给观众不断的新鲜感。

此轮演出将持续至12月6日,用舞台与观众一起感受过往生活,体味人生悲喜。

(责编:池梦蕊、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