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首都体育馆完成制冰 北京冬奥会首块高科技环保冰面诞生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首都体育馆完成制冰 北京冬奥会首块高科技环保冰面诞生

发布时间:2020/11/13 头条 浏览:482

(董兆瑞) 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首都体育馆于11日完成场地制冰,北京2022年冬奥会第一块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冰面诞生。

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奥建办副主任张本华介绍,首都体育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场馆,冰面尺寸31m×61m,同时满足两项比赛要求。冰场制冰系统采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本次制冰工作主要针对当前冰面建设情况及制冰设备进行测试,于9日开始,11日完成。此次冰面冻冰测试呈现出制冰速度快、冰面温度均匀等特点。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截止10月24日,北京赛区15块冰面全部完成场地建设。其中,国家速滑馆1块、国家体育馆2块、国家游泳中心2块、五棵松体育中心3块、首体园区5块,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2块。目前,除首都体育馆外,其他所有竞赛场馆均在进行制冰设备调试,并于今冬全部完成制冰。

记者了解到,北京赛区15块冰面优先采用环保型制冷剂。其中7块采用了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项技术是首次在冬奥会上应用,使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为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奥运会。此外,15块冰面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进行制冰。随着今年6月世界首条50万伏张北柔性直流输变电工程投用,来自张家口的风电、光伏电能等绿色清洁电能正式进入北京,北京赛区所有竞赛场馆今冬即可利用绿电开展建设、运行。

另外,二氧化碳制冰全部余热可实现回收再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环保特性,相比较常规制冷剂可以提升能效30%。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在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高品质余热可通过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例如,国家速滑馆将场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一年可节省200万度电。首都体育馆利用二氧化碳制冰所产生的热源,每年可以节省100多万度电,极大地提升了场馆的绿色属性。

另据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为大道速滑比赛场地,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亚洲最大的多功能超大冰面。首体园区中,首都体育馆、“冰坛”等4块冰面均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除竭力打造“最美的冰”之外,还成为二氧化碳制冰最集中的区域。国家游泳中心已经成功实现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于2019年成功举办青少年冰壶比赛,并成为世界首个实现“冰水转换”的场馆;五棵松体育馆目前也已经实现了六小时内完成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成为场馆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北京赛区15块冰面均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为适应群众性健身打下良好基础。国家速滑馆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冰面单元,能够根据需求分区域进行制冰,可实现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所有冰上运动的全覆盖。首体园区赛后在满足专业运动员训练同时,还将成为向青少年推广普及冰上运动、民众体验冬季美好生活的新场地,实现比赛、科研训练以及群众健身的全覆盖。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创新性地实现冬季项目与夏季项目的转换,最大限度的提升场馆利用率。(北京市重大项目办供图)

(责编:董兆瑞、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