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老城区最大基层公共文化场所试运行
发布时间:2020/09/03 头条 浏览:332
(池梦蕊 洪珊)体验非遗榫卯、龙鳞装技艺,学习咖啡冲泡方法,参与亲子阅读及互动游戏……9月1日上午,美后肆时・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举办“欢乐东城,肆时美好”线下特别活动,该中心是北京老城区最大的基层公共文化场所,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预计9月下旬可以通过“美后肆时”微信公众号预约方式前来参观。
活动当天,国家级面点大师冯怀申做了主题为“小吃大艺”的分享,用京味京腔的讲述方式,延着北京的历史轨迹分享京城饮食文化,并且“由食入世”分享人生感悟;龙鳞装非遗传人张晓栋带领参与者体验书籍装帧技艺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带大家穿越时空进入古法探索中,将几近失传、始于唐代的纯手工制作书籍装帧工艺。
此外,活动还邀请到童书推广人菠菠、资深科普讲师陈俊芬和咖啡讲师,分别面向孩子和成人,开展了亲子绘本故事会、榫卯技艺体验和手冲咖啡分享活动。
本次活动中,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的北京影像馆首次试运营对外开放,首映发布BTV《这里是北京》制片人李欣近15年来系统研究、梳理、拍摄、制作的北京中轴线影像,展示了从1860年至今160年间,北京中轴线上道路、建筑、人文的照片和影像,涉及钟鼓楼、地安门大街、景山、太庙、社稷坛、天安门,正阳门、南中轴、永定门9大主题,用真实的影像,讲述中轴线的各个历史瞬间,让参观者在震撼的视觉体验中感受中轴线的历史脉搏。正式开馆之后,这些影像还将在此场馆常年放映,并向市民免费开放。
参与本次活动的市民马女士表示,她很喜欢来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参加活动,这里的活动能满足各年龄层人群的需求,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化内容,丰富了业余生活,心灵得到了充实。
据了解,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又名“美后肆时”,寓意“四季更新,四时更迭,美好永不间断”,是美术馆后街地铁8号线盾构工程腾退后新建落成的地标级公共文化场馆,地上一层,地下三层,共有活动空间21处,总建筑面积5411平米,为市民提供阅读、歌舞、戏剧、国学、艺术、文创、园艺、美食、健身等主题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特色文化体验,预计今年9月下旬向市民全面开放。目前,市民可关注“美后肆时”微信公众号,了解活动动态,进行预约报名。
四年前,东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社区综合文化室的社会化运营试点,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几年时间在东城形成了一批如东四胡同博物馆、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27院儿)、角楼图书馆、东城区图书馆王府井分馆、更读书社分馆、缘庆书苑等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空间。
今日,试运行的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美后肆时是实践探索新的社会化运营之路的试炼场。作为综合性、创新性、普惠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将发挥超出街道级综合文化中心的作用,成为辐射东城北部片区的公共文化综合体,同时,也将作为东城区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中的特色分馆,在服务百姓、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实现区域内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层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在东城形成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管理模式和区级-片区级-街道级-社区级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保障模式。
景山街道不仅有街道层面的市民中心,还有社区层面的人民书屋和百姓身边的剧场南阳・共享际。人民书屋位于钱粮南巷,隆福寺社区开创“民意社工”机制,将“人民书屋”打造为居民会客厅,每天安排两位社工轮岗作为会客厅“主持”,以聊天形式与居民交流,听取居民心声。会客厅的开放时间是工作日早上9时至11时,居民有任何想法和意见都可以向她们倾诉。在会客厅记录本上,记者看到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胡同里狗屎太多,希望社区加强宣传;背街小巷有卫生死角,希望物业清理得更仔细……
“下户走访是动态收集民意,‘居民会客厅’是静态收集民意,‘民意社工’通过动静两种方式和居民面对面沟通,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景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人民书屋步行10分钟,来到百姓身边的剧场南阳・共享际。在东四北大街西侧的胡同深处,被育群胡同和什锦花园胡同一南一北“夹住”的南阳胡同只有短短200米左右,就打造出北京第一个集创作孵化、排练演出、休闲住宿等为一体的“戏剧共享生活社区”。南阳・共享际整体3494平米,其中剧场1064平米,同时围绕戏剧创作、戏剧孵化、戏剧产业化,开发办公室、工坊、商业,构建戏剧文化场景,二层是戏剧办公和工作坊。
目前,南阳・共享际已作为东城戏剧基地,举办东城戏剧研讨会,共同组织东城区“戏里戏外”“让爱发声――戏剧直播间”等活动。据悉,今年东城区将进一步出台戏剧引导政策文件,加快人才培植、剧场建设、精品创作,引入常年驻场戏剧演出,推动东城戏剧“数字演艺区”建设,擦亮“大戏东望”东城戏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