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胡同再现水穿街巷
发布时间:2020/08/04 头条 浏览:345
天空湛蓝,弯弯曲曲的河道边,绿柳低垂、芦苇摇曳、行人漫步,拱桥、木栈道、青石板路点缀其中,映衬着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胡同,好一幅夏日美图。
蔺鑫元端起相机、弯下腰,果断按下快门,定格这幅美好的京味儿影像。
可能您已经猜到了,这幅影像的取景地正是东城区前门三里河地区,闻名遐迩的“最北京”体验地、生活区、拍照地。一到夏天,这里碧水悠悠、鸟语蝉鸣,映衬着老北京特有的红门灰瓦、青砖石桥,让三里河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古都意蕴。您瞧,就算是在前门草厂二条胡同住了60多年的老住户蔺鑫元,拿起相机也是拍得停不下来。
“我爱胡同、爱摄影,更爱这一片焕发生机的老北京历史文化街区。”蔺鑫元说,从2016年前门地区启动改造,他就多了一个习惯――只要有时间,就拿起相机记录前门的点滴变化。
三里河是老北京城护城河的泄水河道,形成于1437年,河道纵横。到了清朝中晚期,因为不再作为泄洪通道使用,再加上人口增加需要地方盖房子,三里河就被填埋了。时代更迭,这里的居民越住越多,房屋老旧、风貌不再。
恢复老城原有肌理,2016年8月,东城区启动了前门三里河绿化景观改造,修建三里河水系。遵照古三里河河道,依据四合院落的平面走向,项目方原汁原味还原了自然水系,原有的38棵香椿、国槐、榆树、旱柳等老树被保留,拆大杂院时的木头、老石料,也被用在了河道设施建设中。岸边的青铜色铭牌上,记载着有关三里河的历史文化,寄托着记忆和乡愁。短短八个月过去了,胡同居民惊喜地发现:消失了几百年的三里河水景回来了!有了水的灵秀,前门的京味儿愈发浓重,“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景象重现。
与此同时,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原来与胡同景观格格不入的柏油马路,被古色古香的铺地条石代替,在新修建的三里河景观河道的两侧,屋舍的房瓦、门窗换新,市政设施全面提升。老住户脸上掩不住的笑、心里藏不住的美,纷纷志愿当起了三里河“代言人”,遇见南来北往的游客,主动介绍、热情友好。“居住环境改善了,出门环境比公园还美,我们老居民也过上了新生活,这新生活越来越有盼儿喽!”住户孙女士赞道。
老胡同,新生活。三里河只是前门东区更新实践的成果之一,作为老北京历史文化精华区,这里还演绎着宜居和谐的生动景象:明清胡同、院落肌理依旧的草厂胡同片区,修缮后风貌古朴、现代生活设施齐备;在老商街――西打磨厂街,7个老院经大师设计改造焕发新生,入驻国际化文创公司,网红咖啡馆、民宿吸引游人打卡……
胡同再现水穿街巷,这美景,还会越来越美。本报记者 李瑶
图为三里河景观展现出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上一篇: 怀柔科学城加快培植“创新雨林”
下一篇: 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近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