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常态化防控下如何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中疾控专家释疑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常态化防控下如何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中疾控专家释疑

发布时间:2020/07/19 头条 浏览:336

(记者 鲍聪颖) 常态化防控下,如何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北京市第154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进行了回应。

施国庆表示,第一,要在医疗机构开展病例的监测,要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都要设立规范的发热门诊,对发热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相关的检查。

他提示,部分病人不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能会因为其他的临床表现或者慢性疾病发作等情况到其他科室就诊,容易被忽视,甚至引发院内感染。因此,除了发热门诊之外,医疗机构的呼吸内科、急诊等所有诊室都应当增强意识,警惕可疑病人,并严格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和院内感染院感防控措施。

同时,有些病人的首诊医疗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或私人诊所,或者是去药店购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私人诊所、药店也应当与发热门诊建立起发热等可疑病人的报告联络机制,及时登记和转接可疑病人。

此外,有的新冠肺炎病例早期症状是非常轻微的,会有不就诊、延迟就诊、多处就诊等情况,社区要进行广泛宣传,人人都要做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及时就诊,严格做好防范他人接触感染的措施。

第二,针对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比如在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聚集场所,以及农贸市场、工地、学校、监狱等人员密集交往的重点场所,要开展健康监测,实施可疑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机制。

第三,对已经或者可能暴露于新冠病毒的风险人群,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同时要进行核酸检测和相关检查。这些风险人群包括病例及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境外入境人员以及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人员,可能接触过污染环境或污染物品的人员。

另外,在发生聚集性疫情或已经发生传播的情况下,划定适当的风险区域,对一定范围内的单位、机构和社区人员进行核酸筛查,这也是早发现病例的方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可针对性地对一些可疑的污水、污染物品、污染食品进行核酸检测,这样能够早发现一些危险的信号,早预警,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责编:董兆瑞、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