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高考试卷透着浓浓京味儿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高考试卷透着浓浓京味儿

发布时间:2020/07/11 头条 浏览:308

原标题:高考试卷透着浓浓京味儿

  告别了延续18年的“文综”“理综”,昨天北京高考中率先亮相的物理、思想政治、化学三份选考试卷不仅京味儿浓,而且试题紧盯新闻,高铁、5G、“天问一号”、冬奥会、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均入考题,如果考生爱好少,知识面窄,又不常读报,不看新闻,那答起题来还真有难度。

  物理

  既有高科技又有身边事

  高铁、5G、火星探测……今年物理卷有不少高科技。“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试卷里有一部分涉及科技前沿发展的内容,做起来有难度,也有挑战。”中关村中学考点的一位考生说。

  今年即将执行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也进入物理试卷,请考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等知识解决发射速度及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问题,引领考生关注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

  不仅有高科技,而且还有身边事。虽然场景很熟悉,但用物理知识解释,还是很有挑战。比如:一道“篮球下落”题,请考生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对篮球的运动进行分析;一道“无人机释放包裹”题,则让考生写出包裹落地的距离、速度、轨迹方程;还有一道题以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和制动过程为背景设置问题,请考生分析列车电气制动中的加速度与速度关系。

  同时,今年物理试题,实验考查分值占比达到25%,也为历年最高。

  思想政治

  关注国家大事城市发展

  思想政治试卷,如同“百科”书,“博物馆之城”、老北京中轴线、玉河、垃圾分类、自行车高速路、菜价变化……这座城市中正在发生的大事小情,都进了考题。

  试题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大事,参与“国家治理”“城市治理”。试卷第2题以“万众一心 抗击疫情”邮票为背景,第20题呈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引导考生感悟制度优势,感悟“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感悟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还有的试题涉及“制造业减税降费”“平台经济”“利率的调控作用”等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理解中国经济航船何以行稳致远。

  试卷“京味儿”很浓。第1题就是以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为话题,引导考生了解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第6题、第7题则请考生参与到“我们的城市――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探寻中轴线”“探秘自行车高速路”“寻找玉河”“城市公共空间观测与营造”四节公开课中。第16题则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色彩系统为话题,引导考生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化学

  引导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化学试卷中,试题情景素材涉及生产工艺、药物合成、环境治理和资源再生等领域的新工艺新方法,期待考生如科学家一样探索、像工程师一样研究,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刚在语文作文中亮相的“北斗”,又进了化学试卷。试卷第1题以“北斗三号”“天宫二号”“长征五号”“C919”等使用的材料或燃料为背景,在展示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的同时,考查考生运用物质分类与比较的基本方法。试卷第9题以雾霾颗粒中硫酸盐生成机理的研究为素材,引导考生关注环境污染和治理的社会问题。第15题中则使用相较于传统方法,对环境更友好的一种双氧水,渗透出绿色化学的发展理念。第17题则涉及废旧CPU的资源再利用,第18题有关制备精细化学品,展现基础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报记者 刘冕 任敏

(责编:池梦蕊、高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