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通州搭建“扶贫车间” 助内蒙古三旗新增就业
发布时间:2020/06/20 头条 浏览:354
本报讯(通讯员 陈施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贫困地区更是如此。在对口帮扶内蒙古三旗中,通州区把“扶贫车间”“微工厂”建在贫困户家门口,有效破解了易地搬迁群众、弱劳动能力人口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双手走上增收之路。
“这几天我来学十二生肖荞麦饰品的做法,学会了就可以在家做了。”在位于翁牛特旗的明阳农业科贸有限公司扶贫车间,53岁的任丽芳正在跟着老师学手艺,裁剪、装荞麦、穿针、引线、缝制……不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猴子就做好了。
任丽芳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独自一人抚养14岁的女儿,家里仅有两亩地,之前以种田和打零工为生,每月收入不定。易地搬迁到全宁街道后,任丽芳加入了明阳公司的就业扶贫车间,闲暇时在家做手工艺品,每月可额外增收七八百元,再加上其他收入,年收入可以达到万元以上。“不仅挣得多了,每天看着漂亮的手工作品,心情也好了很多。”
在这个公司的整条产业链上,像任丽芳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496名。2018年,明阳公司在通州区帮扶下成立,以荞麦为主打,短短两年就发展为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除了在种植、收购环节惠及贫困户外,在通州区援助和指导下,公司建立了扶贫车间,为贫困户优先提供岗位,对于不便出门的贫困户,主动上门提供手工艺品的技术指导和原材料,再定期进行回收。这种帮扶方式灵活有效,很受当地百姓欢迎。“我们在易地搬迁小区也建了扶贫分车间,会定期去指导培训,对于远点的山区,我们还会到村里去培训。”总经理杨颖介绍。
除了居家妇女外,老弱病残群体也是扶贫车间的重点扶持对象。在翁牛特旗富兴社区的扶贫车间内,77岁的老人刘国清正带着47岁的儿子剥桔梗皮。父子俩是毛山东乡井架子村人,儿子有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老伴14年前过世,家里靠刘国清一人种荞麦支撑,年收入仅一两千元。去年10月易地搬迁到富兴家园后,父子俩不仅住上了大房子,还加入了扶贫车间,每天做桔梗简易加工,月入千余元。
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奈曼旗、科右中旗三地,通州区共援建了7个这样的扶贫车间。就近就地就业,避免了返贫现象的发生,打通了弱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通州区通过产业带贫、开发扶贫岗、扶贫车间等已实现三地新增就业1668人,其中在北京市新增就业44人,转移到其他地区新增就业72人,就近就业新增1552人。
上一篇: 联合执法为“无障碍”除“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