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国际档案日七大档案馆联手亮宝 14万件档案解密京城往事
发布时间:2020/06/10 头条 浏览:402
1909年拍摄的京张铁路影集、中国近代邮政起源档案、清代四川巴县民俗档案、清代陕西紫阳贡茶信票……今天是国际档案日,北京、陕西、天津、福建、湖北、四川和宁夏等7地档案馆通过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平台,云端亮出“镇馆之宝”。同时,北京市档案馆也献出一系列“大礼”――今天起,该馆将恢复参观展览和查阅档案服务,并且市档案馆还将和16个区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14万余件。
亮相 奥运徽宝唤起奥运记忆
今天上午,全国7个省级档案馆接力直播,分别向观众展现本馆最具代表性的珍贵档案,讲述档案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时,7个档案馆还专门为直播制作海报,清咸丰元年婚礼“喜课”、清代油桶图样、《京师五城坊巷图》等集体亮相。
“地图是北京市档案馆的特色之一,这张图是明朝嘉靖年间。这是1909年,很多红线和红点代表着自来水管线规划和水龙头的位置。”北京市档案馆专家边走边介绍,20余张记录着北京城变迁的地图一一展示,“这是1949年的地图。但当时北京还叫北平,所以这幅地图也可以说是北京作为‘北平’的最后一张地图,非常珍贵。”
北京市档案馆还拿出了“看家宝”――由新疆和田青白玉雕刻的奥运徽宝。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这枚徽宝由市档案馆永久收藏。之后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1年“一切为了人民――北京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展览”等场合多次亮相,是很多人奥运记忆的代表物之一。
开放 档案修复室首次“迎客”
市档案馆首次发布的两部专题片是《档案的新生》和《光阴的修复者》,观众可以跟着镜头第一次走进市档案馆的非开放区,一探究竟。
市档案馆的修复室里,暗藏玄机的纸墙公开亮相。这面墙是由20层高丽纸糊制而成,档案修复人员将已经托裱加固的档案在墙上绷平,行话叫“上墙”。经过近一天的自然干燥,工作人员可以将档案下墙,经过裁切处理的档案就基本恢复了原貌。市档案馆介绍,目前,修复室每年修复档案超过3万页。
解密 14万件档案向社会开放
今年,市档案馆将和16个区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14万余件。
每一件都是一段往事的见证人。1960年的《北京市水产局关于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试点情况的汇报》记录草鱼人工授精试验成功,为北京市家鱼的人工繁殖奠定了基础。一份1984年《农村建设情况简报》(第37期)记录了首都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市档案馆介绍,此次开放档案共18507件,涉及北京市水产局、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等6家单位,大部分是形成于1949年至1995年的档案。这些档案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北京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同时,16区档案馆也开放档案2857卷、12.6万件,年代主要集中在1983年至1989年,门类主要为文书档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北京晚报)本报记者 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