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小汤山医院患者“清零” 最后两位患者治愈出院
发布时间:2020/04/30 头条 浏览:368

昨天,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结大会召开。本报记者 白继开摄
本报记者 贾晓宏
阳光温暖,春风拂面。
18岁的小韩和50岁的老余站在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B区出入口,与医务人员道别。这是小汤山定点医院最后两位治愈出院的患者。
3月16日正式启用,4月28日患者“清零”,小汤山战“疫”圆满收官。
出院患者:“最想感谢医务人员”
早晨8时30分,站在确诊患者病区门前,老余特别感慨。
3月28日,50岁的老余确诊住院,分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住院治疗中,老余的病情曾一度发展,肺部影像加重,出现肝脏损伤。经过吸氧以及保肝治疗,病情稳定,此后医务人员又给他增加了康复治疗……老余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后要好好活着。”老余说,其实最想说的是感谢,“不仅仅在国内,在全世界有太多的医务人员为了救治患者而拼搏,甚至有医务人员献出生命,谢谢医务人员”。
同时出院的还有18岁的小韩。送走老余和小韩,小汤山定点医院患者“清零”。工作人员开始对医院进行终末消杀。完成消毒的病房贴上了封条。按照计划,4月29日起,小汤山医院关闭备用。
3月16日启用,4月28日患者“清零”,运行44天,小汤山定点医院累计筛查2175人,日最大筛查量达394人;确诊54人、疑似27人。
医疗队员:“回家后好好抱抱孩子”
小汤山定点医院启用,22家市属医院选派呼吸、感染、重症、急诊、儿科、中医、检验、放射、药剂等十多个专业的医务人员,紧急驰援。面对疫情的不断发展变化,全体医务人员日夜奋战,精细筛查,救治患者。昨天,首批912名医务人员结束休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北京胸科医院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队长刘赞结束休整,准备回家。她正在考虑为儿子补一个生日礼物,“我在小汤山定点医院工作期间,儿子刚刚过了12岁的生日。”刘赞说,小孩可能觉得有点儿孤独,他告诉妈妈想要一只小狗。在病区里面独当一面的刘赞,说起家人,眼圈红了,“回家后要好好抱抱孩子。我不在家,婆婆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我回家后,一定得让婆婆好好休息。”
北京同仁医院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医疗队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何茵,17年前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役,“那时我一点儿都不怕,因为年轻,所以无畏。”17年后,站在小汤山定点医院的病房里,何茵依然不怕,“现在是因为有专业积淀,因为懂得,所以不怕。”何茵说,回家后得进行工作总结,“然后去理发!”
筑牢防线
实现“双零”目标
战“疫”44天,小汤山定点医院实现“筛查零漏检,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
市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工作专班组组长吕一平说,17年前,小汤山定点医院作为非典的救治定点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17年后,小汤山定点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的市级定点医院,再次担起责任。“对北京来说,小汤山定点医院已经成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要基地,是让市民感觉更加安全、更加安心的基地。”
小汤山定点医院自启用以来,运行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在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的统筹协调下,小汤山定点医院对接市级多部门,组成了转运协调组,制定医药护技管理标准、流程、质控,以及信息、物资、设备管理等规章制度16类171项,建立行政、医疗、信息值班制度,24小时值守,保证工作连续畅通。按照“快速高效、优化流程、减少环节”的原则,小汤山定点医院合理配备医护人员,持续优化接诊、核酸检测、CT检查、收费、出院等工作流程,实现与临床科室、检验科室、检查科室、药学部门、信息中心的“五个无缝对接”,大大提高收治筛查效率。
小汤山定点医院突出多学科联合诊疗特色,呼吸、重症、急诊、心血管等专业医生组建中西医“双专家会诊组”,每日研判确诊患者病情;组建麻醉、心理治疗小分队,及时处置特殊情况;与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促进医疗协同,科学施治。发挥中医医院支援团队优势,采用中药治疗方法,提供中医康复保健教育与练习。病区配备了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尽早开展呼吸康复和肢体康复等各类康复活动。全程配置心理治疗师,对医务人员、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支持,采用音乐放松、舒缓疲劳、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维护心理健康。
在小汤山定点医院,人工智能技术普遍应用于放射检查、检测检验、药品服务、后勤保障等多个领域,AI辅助诊断系统、病例录入语音系统、自动分药机、人脸识别一体机、送货和消毒机器人、全自动紫外线消杀灯、智能污水处理系统等众多信息化技术科技的及时应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准确性,更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相关链接
小汤山记“疫”
1月23日,北京市紧急启动小汤山定点医院改造和建设。
3月8日, 经过1.5万余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昼夜设计及建设施工,小汤山定点医院B区和新建病区82067平方米、1657张床位的工程顺利完成。
3月16日,面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压力,北京市启用小汤山定点医院,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医学筛查,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
3月19日,筛查量394人,为日最大筛查量。运行44天,小汤山定点医院累计筛查2175人,确诊54人、疑似27人。
4月28日,患者“清零”。
4月29日,关闭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