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石景山老街坊交出社区防控高分答卷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石景山老街坊交出社区防控高分答卷

发布时间:2020/04/28 头条 浏览:390

原标题:石景山老街坊交出社区防控高分答卷

“十几名社区工作者如何管理几千人的大社区?”疫情防控期间,这是多个社区面临的普遍难题。石景山区八角街道通过组建“老街坊健康护卫队”,动员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老街坊”志愿者等4000余人走上一线,3个月累计摸排近5万户居民、上门服务万余名隔离人员,做到精准防控有温度、稳定有序零感染,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同样都是社区门口的红袖标、桌椅板凳测温仪,为什么这里的社区不一样?“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马玉明、马欣父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街坊健康护卫队”的第一层要义――“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今年60岁的马玉明已经是八角北路特钢社区志愿服务队的老资历,疫情暴发后也是第一时间报名请战。和别人不同,他在门口值勤从不与别人争执,而是试着以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温度化解距离。

马玉明既负责任又富有温情的工作方法,不仅仅吸引了远在朝阳居住、东四上班的儿子马欣加入队伍,还和一位80岁的大爷“化敌为友”。原来,特钢社区里面有个社区医院,这位大爷疫情期间第一次来此换药时,因为避让车辆与马玉明争执起来,谁知马玉明非但不生气而是笑着赔礼道歉,给老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后每次见到老人,他都微笑致意,以至于后来老人对马玉明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现在常拿些茶水、点心支持他社区值勤。马玉明说:“没有谁是铁石心肠,只要用心去感化。”

下沉特钢社区的石景山区统计局副局长孙锴则是用上了专业所长。作为石景山区第一批下沉社区的机关干部,孙锴上任一周就发现了提升防控效率的方法。由于社区登记不够精确、还存在风险,他就利用自身优势,与一同下沉社区的统计局同事冯涛,用一天时间开发出社区登记电子平台,2个月时间累计录入数据6500人次,不仅分析出进出社区看病、打水、探望老人的数据占比,为社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还用电子化手段摸排出2800条住户信息,为接下来社区常态化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精准信息。

在八角北路社区,已经80岁的罗景文则是用坚守诠释着“老街坊”的另一层涵义,这种坚守不仅仅是再过3天罗老就在北门的岗位上雷打不动值勤了整3个月,更是他从非典疫情以来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坚持不懈。罗老回忆,“相比17年前非典,今年的抗疫更为持久,却也多了份从容。”如今,社区居民只要看到像罗老一样的“老面孔”,无不为之感动,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八角街道“老街坊”涌现出了一批引以为豪的好经验、好做法,八角中里社区党委书记李美红2个月以社区为家,获评全国“抗疫巾帼先锋”;孟加拉籍小伙加入八角南里社区值守队……“老街坊健康护卫队”的人员组成更加丰富,提供的服务更加周到。八角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春玲说,“要把经过疫情检验的先进做法推而广之,转为常态化管理的服务机制,在社区各项建设中把‘老街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责编:孟竹、鲍聪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