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东城形成“5+1+1”爱卫运动模式 打造周末大扫除2.0版本
发布时间:2020/04/13 头条 浏览:476
北京声音网北京4月12日电(记者 鲍聪颖) 今天下午,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俊彩介绍了东城区持之以恒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以赴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的相关情况。
健康教育先行 奠定疫情科学防控的群众基础
疫情防控初始,东城区第一时间开通了24小时疫情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热线,制作《疫情防控十问十答》30期和《十问十答中小学生专版》。充分利用张贴画、微博、微信、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疫情相关健康科普知识,面向全区居民开展了“五个一”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即:一套宣传海报、一份告知书、一封致居民的信、一本发热患者指南、一组温馨提示,发放各类宣传品近100万份。
同时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专业团队优势,共建立269个家庭医生团队微信群,推送健康宣教短信100余万条。在全区开展了“一米线是安全线也是文明线”宣传倡导活动,引导居民减少接触、注意防护、清洁消毒、垃圾分类等健康行为。在社区、胡同里开展爱卫防疫文艺作品展示、“大战疫”沙画创作,组织胡同老人、孩子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孩子们学习传播防疫知识,推动了基层疫情防控。
突出东城特色 形成“5+1+1”爱国卫生运动模式
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是东城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品牌。在疫情防控中,东城区紧紧围绕东城特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形成了“楼宇物业、平房物业、专业环卫、设施管理单位、居民”+垃圾分类收运+12345热线的“5+1+1”爱国卫生运动模式。全区共出动47万人次,清理居民小区、平房院落3.6万个,清扫道路、街巷胡同7.4万条,清理商场、超市、便民商业网点、菜市场5000余个,施工工地1.1万处,消毒共享单车120万车次,清理、湿化街心花园、绿地845处,清理大件废弃物和堆物堆料2.36万吨、生活垃圾3.97万吨。东城区“取消门帘”“共享单车分区域管理和无差别消毒”等倡议活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业界推广。
开展爱卫活动 打造周末大扫除活动2.0版本
全区利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疫情防控网络形成矩阵,及时发布传播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全区健康教育城市大屏幕、机关单位街道社区显示屏,通过海报、微信、微博等形式开展主题宣传,营造全民齐参与,摒弃陋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天坛街道龙须沟的爱国卫生故事为引领,各街道迅速展开了病媒孳生场所整治、病媒生物消杀、春季灭鼠等工作,爱卫月活动进一步促进了疫情防控工作落实。
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以疫情防控为重点,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打造周末大扫除活动“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2.0版本,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小巷管家已升级为小巷管家团 在爱卫运动中大有作为
针对小巷管家如何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发挥作用,刘俊彩说,近年来,东城区将街巷长制延伸,创建了小巷管家,已成为东城区志愿服务最亮丽的一张“名片”,在全区全市推广。
截至目前,在东城区17个街道和3个地区共招募2064名小巷管家,实现东城区178条主要大街、1005条背街小巷小巷管家全覆盖,参与街巷的治理和环境建设。如今,小巷管家已经升级为小巷管家团,有事儿找“管家”也成了东城区居民解决身边难题的有效途径。在爱国卫生运动中,纠正占道停车、拆除私搭乱建、公厕改造、环境提升、劝导不文明行为等,小巷管家们更是大有作为。
疫情发生以来,东城区的小巷管家在坚持组织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病媒生物消杀的同时,积极传递科学防疫健康知识。在胡同和社区里经常能够听到“大哥您遛完弯儿回家,一定要勤洗手!”“开窗通风是最好的防疫办法,回家通通风!”他们朴实的百姓语言,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全民动员和参与的活动,小巷管家以及社区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邻里守望”“自治管理”作用,既是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的一把钥匙,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