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一个书店”:让读者真正静下来读书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一个书店”:让读者真正静下来读书

发布时间:2020/04/10 头条 浏览:535

原标题:“一个书店”:让读者真正静下来读书

  疫情前静心阅读的读者。

  “一个书店”外观。 路艳霞摄

  本报记者 路艳霞

  “一个书店”是一家书店的名字,从4月1日开始,这四个字在西二旗回龙观繁华的商业街上,从白天到黑夜都明亮着。正是从这一天开始,这家书店升级为24小时模式,从而成为昌平区首家24小时书店。

  凌晨四点也会有读者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期间,到店的读者、会员接二连三,他们发现书店上线了自主开发的刷脸门禁系统,无论多晚,只要在门口刷一下脸,就能进入。

  进入这家24小时书店,一片寂静,没有人声没有音乐,只有OO@@的翻书声。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书桌撤了好几张,读者散落在各处埋头阅读,而整个书店已经满座。

  “一个书店”就像它的名字,外表朴实无华,冷静、理智、个性才是这家书店的真正主张。图书分类有九大类,但再细分少说有四五十种,比如“消费者行为”、“思维方式”、“用户增长”、“物理科普”等。文学类也同样有细分品类,如“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美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欧洲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等等。

  理工男李世玉是这家书店的会员,因朋友的推荐,他手里捧着《写作这回事》读了整整一下午,他说自己纯粹是误入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是讲小说写作的,并不对他的胃口。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的好心情,“我在家办公两个月,一直想到书店来看书,这不中午吃完饭就奔过来了。”

  李萍也在安静地读书,读书对于她来说其实有些奢侈,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孩子小,家里会很吵,遇到家旁边的这家书店后,她总想方设法找机会来这里:“我想通过阅读给自己一个成长空间。”

  店长张伟华说,书店升级为24小时书店模式后,每天凌晨以后都有读者到店,有的甚至坚持到了凌晨四点。

  闭店时也为读者传递力量

  和传统书店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避风港的想法不同,“一个书店”更想为他们的会员、读者全方位解决在城市生活的精神需求。这家书店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尽管没有开门,但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读者传递着力量。

  从事技术开发的毛稼祥正利用业余时间攻读MBA,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日子,图书馆也关门了,他通过线上预约的方式,和店员约定好时间从书店借回一堆管理类图书,“各种疫情信息纷繁复杂,与其被动接受碎片化的东西,还不如读几本专业书让自己安静下来。”程晨也是以接头方式到店取回了“那不勒斯四部曲”,这套书她已读完了三本,她说,在特殊时期,这些文字抚慰了她。

  疫情期间,书店还邀请会员在直播间里进行三小时的沉浸阅读,大家多次申请加场。张伟华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开启的读讲学堂,邀请所有人来分享自己的收获,每一个人的经验都可以变成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同样大受欢迎。

  不想让读者走马观花

  这家书店的诞生日志由一个女孩写下,那些写在便签上的手写字贴在书架上,这些文字尽管距今已有一年多,却显得更有温度。

  2018年8月16日,书店诞生日志写道:“明天就要开业,收拾到凌晨三点,回家快四点也睡不着,好像什么了不起大事要发生了。”日志还记录下一个个珍贵瞬间:“开业当天借出了第一本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个女生想找本书送给男生,帮她找了很久”。

  “一个书店”创始人文海说,书店从筹备到开业整整100天。文海是前年8月从百度辞职的,和他一起辞职的还有他的三位同事。文海从没开过书店,但他目睹周边没有书店,居民没有交际客厅,他想应该有一家书店,不仅关乎阅读,还有音乐赏析活动,经典电影沙龙,朗诵会等等。文海说,自己的父母当年下了班还能听戏,但住在回龙观的居民却无暇享受丰富的文化资源,他想改变这样的状况。

  “我想让读者不要走马观花,而是真正静下来读一本书。”文海到全国各地探访了上百家书店,看过20本关于书店的书。他逐渐有了清晰的思路,不在书店主力区域放置当前最畅销的书,而是放真正的好书。文海一开始就没打算靠卖书来盈利。“图书行业整个链条利润率很低,电商进来后,其实也没有促进供应链的优化,把书当成纸质商品,本身没有什么盈利空间。”文海说,创业初始,他就确定了深度挖掘一本书的内容,实行会员制的路子。

  文海和他的20人团队一起奋斗着。李斌在部队待了27年,转业到一家大型软件公司后,一个偶然机会转到书店里来,一边转一边暗自感叹:“这些年轻人真有想法。”他办了年卡会员,还激动地表示要到书店干义工。到了去年3月他也辞职加入进来,“留下后路,不叫全力以赴。”一年多后,李斌很自豪地说,书店靠深厚的互联网技术背景,开发出“一个书店”小程序,这个平台向公众开放,让找书、评书、共读变成现实。

  团队成员邢子怡是一位北京女孩,她怀念小时候北京邻里间的融洽,搬到回龙观新家后她感到很孤独,邻居互相都不认识。邢子怡曾经上班来回要花费3个小时,累得周末也歇不过来。直到她碰见这家书店,参加“共读一小时”活动后,久违的温暖感觉回来了,于是,她也辞职加入。

  “一个书店”今年还将在望京和回龙观开两家新店,其定位都是社区文化俱乐部。在文海看来,书店要盈利,就要提高书店对周边居民的渗透率,同时开新店也是将价值发挥出来的很好方式。“10个人服务一个店和三个店是一样的,其价值更容易释放出来。”文海说。

(责编:董兆瑞、鲍聪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