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移动源污染本地占比最大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移动源污染本地占比最大

发布时间:2018/05/15 头条 浏览:1090

2014年4月,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公布PM2.5来源解析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之后几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四年过去,北京大气中的PM2.5来源、组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后面我们应该怎样治理?今天上午,本市PM2.5来源解析的最新成果公布。
 
源解析研究表明,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区域传输占三分之一,2017年PM2.5年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中区域传输贡献约20微克/立方米。随着污染级别增大,区域传输贡献上升,重污染日区域传输占55%至75%。从北京市当前本地大气PM2.5来源特征看,移动源占比最大,达45%。
632
 
 
■解读
  
特点一:燃煤源占3%基本退出
 
源解析结果表明,随着近年来国家、本市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不断推进,各主要污染源对PM2.5的绝对浓度贡献全面明显下降;本地源呈现“两升两降一凸显”;区域传输贡献有所增加。
 
据介绍,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区域传输约占三分之一。跟上次源解析相比较,本地排放来源贡献发生较大变化。首先各主要污染源对PM2.5的绝对浓度贡献全面明显下降,燃煤源下降幅度最为显著,几乎已经基本退出本市大气污染物主要贡献的行列。其次,移动源、扬尘源贡献率上升,燃煤源和工业源贡献率下降,生活面源贡献率进一步凸显,达到了12%。
 
特点二:移动污染源占比上升
 
记者注意到,本地排放污染物中移动源独大,占比明显上升。在全年不同时段及空间范围内,移动源均是本地大气PM2.5的第一大来源。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高达45%,是上一轮解析结果占比31.1%的1.4倍。“从绝对数值上看,移动污染源的排放量也是明显下降的,只是这个降幅低于全市大气污染物的整体降幅,所以所占比例出现了上升。”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说。
 
特点三:区域传输“贡献”增加
 
此次公布的源解析研究表明,区域传输对PM2.5的贡献依然不小,占26%至42%,约三分之一,且随着污染级别的增大,区域传输贡献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度污染日(PM2.5日均浓度在115至150微克/立方米之间)区域传输占34%至50%,重污染日(PM2.5日均浓度>150微克/立方米)区域传输占55%至75%。
 
由此看出,从全年平均来看,区域传输对PM2.5年贡献与上一轮源解析结果相比略有增加。区域污染传输存在传输通道,其中,南部尤其沿太行山一线、东部传输通道贡献更高。
 
从不同区域上看,南部边界燃煤、城区机动车及交通站点扬尘特征最为显著。从不同时间段来看,移动源均是最大的来源,而硫酸盐主要受区域燃煤传输影响。
 
■建议
  
强化治理以柴油车为代表的
  
移动污染源
据介绍,去年市环保局组织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清华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及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将科研项目与日常监测工作相结合,开展并完成了“北京市2017年大气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研究工作,得出了北京市新一轮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和下一步工作建议。根据此次研究结果,专家建议调整优化治理方式,尽快从工程减排向管理减排转变。聚焦重点实施三大攻坚行动,包括柴油车清洁化攻坚行动、扬尘管控攻坚行动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削减攻坚行动。继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聚焦重点时段、重点传输通道,特别是针对重污染期间强化区域重污染应急联动。
 
■分析
  
近期气象条件不利
  
错峰生产结束排放增加
 
近期本市频频遭遇空气污染过程,不少市民担心今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是不是比去年明显转差。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表示,相比今年3月至5月,去年11月、12月的空气质量确实很好。之所以最近污染增多,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冬天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启动了错峰生产,今年3月15日之后错峰生产措施停下来了,整个区域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有一定增加。
 
另外,今年3至5月气象条件也不太有利,还受到了沙尘的影响。刚过去的这次污染过程,北京处于低压辐合中心,导致周边地区污染物向北京传输,加上本地空气湿度大,加速了颗粒物的二次生成。“这说明,未来既要加强本地污染的治理,也要协调整个区域传输通道城市的大气治理力度。”王书肖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