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朝阳丰台多个地下室群租房死灰复燃 怎样打破无奈的“循环”?
发布时间:2018/07/04 区块链 浏览:814
对带来巨大安全隐患的地下室群租房现象,相关部门早就有了鲜明的态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也下大力气进行了整顿和清理。但是,总还是有些边边角角冒出了死灰复燃的苗头。
据北京日报报道,去年年底本市开展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地下室群租房整治。半年过去了,该报记者近日随机选取了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等部分小区地下室进行走访调查,发现有些地下室群租已出现反弹苗头。
比如方庄某小区地下室,曾经一处被分成十多个隔间的群租房,已于去年年底清理腾空。5月中的时候,还是门口有锁、屋内无人的状态,但6月底就已经摆上了床铺,有人入住。朝阳区的某小区地下室也是如此,曾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地下室,又以居家过日子的面貌出现,烟火气十足。类似的情形,各区各县恐怕都不稀罕。
在本报昨日的报道中,海淀区长戴彬彬、副区长梁爽带领区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在“12345”接听热线的时候,也遇到有电话反映此类问题。当然,接到线索之后,海淀区民防局和田村路街道相关工作工作人员就马上赶往了现场。经调查核实,这处人防工程在2016年综合整治清理后已经关停,但之后有人破坏了人防工程的原始结构,用隔断打了很多房间用来住人,另外私接电线的问题比较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海淀区民防局、田村路街道迅速现场组织人员对地下空间进行清理,通过整治坚决遏制住人反弹。同时,海淀区也表态将组织全区各街镇对辖区内人防工程进行排查,排查人防工程反弹现象,联合清理关停,同时建立长效机制
清理、死灰复燃、重拳再清理……再整顿地下室群租房这件事上,这样的怪圈人们并不觉得稀奇。怎样打破这个让人无奈的“循环”才是当务之急。
其实,每次加大力度搞整顿清理,就像是“攻克”一块块的阵地。但是,攻下了、插了红旗了,并不等于能够长长久久地“占领”。地下室终究是一个空间,长期闲置,难免有人动歪心思。与其任由旁人置喙,不如这些地下室的产权方自己开动脑筋想想怎么合理合法地去利用。
比如,4月,本报也曾经报道过,也是在方庄,芳城园14号楼占地1700余平方米、曾经容纳过3000多人居住的地下空间经过彻底腾退,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管家基地。这里逃生指示标识、卫生间、安全设施等一应俱全;医疗区、文娱区、商业区明亮整洁,成为了社区的居家养老、公益活动和便民服务的共享空间。
当然,除了有效利用之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严肃惩处那些心存侥幸的违规行为,对地下室群租房死灰复燃的现象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