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封管控区实行“10+4”管控政策
发布时间:2022/05/20 财经 浏览:201
(5月1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办公室负责人王大广介绍了《北京市封管控区工作指引》中的重点政策,明确封管控区实行“10+4”的管理管控政策。其中,封控区封控10天后,降级为管控区,人员按管控区管理4天;管控区管控10天解管后,人员开展4天健康监测。封管控期间一旦有新增病例或新增阳性点位,采取“一小区一策”重新研判确定封管控区域和时间。
王大广说,若封管控期间无新增病例,期满后所有人员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最后1名密切接触者离开4天及以上且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各区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应在充分评估基础上予以解封,做到应解尽解。
封控区居民应严格执行居家隔离相关政策,坚持“足不出户”,居家隔离时在公用区域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做好环境消毒、居室通风等措施。管控区居民原则上居家,每户每天可安排1人,在规范佩戴N95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短时出户领取生活物资、扔垃圾,禁止遛弯、串门、聚集等活动。封管控期间,居民要严格落实体温和症状监测措施,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或异常状况,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按规定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
王大广表示,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建立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回应居民的就医购药需求,通过线上诊疗、送药上门、联系外出就医等方式,切实做好就医用药保障。需要购药的居民可主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由其帮助购买常见病、慢性病治疗药物;需要购买特殊药品的人员可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片区结对医务人员对接申报,经审核后配送药品;确需外出就医的居民,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对接就诊医院,社区工作人员陪同前往;孕产妇、特殊疾病人群和高龄老人可利用“绿色通道”,使用私家车或其他应急车辆,前往医院就诊。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明确专人负责做好需求收集、物资代购、入户配送等工作,确保平稳度过封管控期。
王大广说,本市社区(村)已全面升级各项防控措施,要严格24小时卡口值守,加强人员、车辆出入管理,落实测温、扫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记等管理措施。快递外卖、家装维修等人员流动性大,更要严格参照此规定执行。(记者孙乐琪实习记者何蕊)
相关新闻
社区防控志愿者服务工作指引发布
志愿者“培训不合格不上岗”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指引》近日正式印发。工作指引提出,志愿者服务时间原则上每天不超过8小时,要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提升志愿者防疫意识和技能。
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会同首都文明办、团市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制定了该《工作指引》。文件提出,社区防控志愿服务工作要坚持统筹协调、安全防护、需求导向的原则,严格落实对在岗志愿者的防护措施,开展岗前培训,科学设计志愿者岗位,合理设置志愿者服务时间。
根据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不同要求,《工作指引》建议社区在安排志愿者工作时也有所侧重。在封控区,社区可根据需要调配志愿者参与“物资配送”“防疫消杀”等工作,协助社区为老弱病残孕等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在管控区,社区可根据需要调配志愿者参与“社区值守”“核酸检测”“协同流调”和“信息管理”等服务,协助社区帮助困难群体开展邻里互助。在防范区,建议社区充分储备各类志愿者,建立联络机制,确保在情况紧急时能招募到足够的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志愿者来源包括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下沉干部及职工、因疫情就地转化的在职干部、职工等;社区党员和退役军人、网格员、协管员、街巷长、“小巷管家”、楼门院长、居民群众等;以及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志愿北京”平台上的注册志愿者等。
根据社区疫情防控需要,志愿服务主要分为核酸检测、社区值守、物资配送、信息管理、政策宣传、防疫消杀、治安维护、特殊人群服务、精神慰藉及其他等。根据要求,社区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志愿者培训,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提升志愿者防疫意识和技能。
上一篇: 北京市高精尖资金安排规模增至20亿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可达1亿元
下一篇: 保卫“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