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海淀4.5万农民“农转非”享受城镇职工社保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海淀4.5万农民“农转非”享受城镇职工社保

发布时间:2020/12/19 头条 浏览:316

原标题:海淀4.5万农民“农转非”享受城镇职工社保

  本报讯(记者 王斌)昨日,海淀区举办“迈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海淀区依托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破解“三农”问题。截至目前,海淀农转非政策覆盖率达到100%,4.5万农民已完成户籍变更,享受城镇职工同等社保待遇。“十四五”时期,海淀南部各镇村将全部实现城市化,北部农民全面转为居民身份。

  “借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东风’,用好用足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海淀区走出了一条农民融入市民、农村融入城市、农业融入科技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人的城市化’跑出加速度,城乡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海淀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南北均衡、产城融合,集体经济与中关村科学城同方向共发展的格局,形成海淀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十三五”初期,海淀区尚有农业户籍人口4.7万人,为缩小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差距,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海淀区统筹推进以村为单位整建制农转非。历时五年,海淀目前已有4.5万农民完成户籍变更,享受城镇职工同等社保待遇,全区农转非政策覆盖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海淀聚焦农村地区,做好整治、建设、管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更好地融入、支撑和服务中关村科学城发展。于军表示,海淀区农业农村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和形态迅速全面地融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中,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也带动海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快车道。

  据了解,海淀区推动非保留村搬迁腾退,全区基本完成29个行政村村庄腾退,腾退村民约5.2万人。同时,开工建设安置房近400万平方米,已交付使用349万平方米,4.9万腾退村民实现回迁入住。

  此外,海淀区推动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北上”办学,25个教育项目全部开工,北部医疗中心、苏家坨中心医院启动建设,农村地区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稳步提升。中关村科学城北区“15分钟优质公共服务圈”项目稳步推进,“五横六纵”路网骨架基本成型,城市运行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海淀区将深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与中关村科学城统筹协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推动农民身份转变与城市生活的融合、集体经济与创新产业的融合、村庄提升与城市创新空间的融合。

(责编:尹星云、鲍聪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