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180个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复工率达97%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重点工程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既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
-
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
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到2035年,北京也将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各区...
-
复工率达90%!隆福寺商圈重启,这五处均设立了测温点
近日记者获悉,包括隆福寺北里文创园和隆福大厦在内,隆福寺商圈企业(包括办公和经营)复工率已达90%。 11556
财经
-
当奶粉碰上“技术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过去几年,大家都在谈新零售。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二级市场,真正的新零售标的少之又少。 11885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国网北京电力:“三零”项目服务18万用户
发布时间:2020/01/13 声音 浏览:471
1月11日晚,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董事长潘敬东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时介绍,为优化首都电力营商环境,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推出“三零”服务,两年来共服务低压客户18余万户,其中小微企业3万余户,客户满意度达到99%以上,客户平均接电时长5天。
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发动机”,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血液”。近几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用电报装、减少停电以及线上服务方面做出了许多改革。2018年,结合优化首都营商环境工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针对小微企业推出“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专项服务,精简办理流程、加快接电速度、降低接电成本。
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评价结果,北京地区“获得电力”指标得分95.4分,排名第12位,在10项指标中得分最高。接电环节从原有的“通电申请审核、供电公司实地勘察、获得审核和缴费、实施安装、报告和检查、电表连通”这6个,降至“受理签约、施工接电”两个;接电时长从141天降至32天;接电成本从356.2%降至0%,供电可靠性及电费透明度由6分升至7分。
其中北京城市地区年平均停电时长由1.22小时/户降至0.78小时/户,客户年平均停电次数由0.44次/户降至0.25次/户。先进程度超过了部分欧盟国家的水平,领先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其他经济体,为世界展现了“北京力量”和“国网标准”。
2019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又在“三零”服务的基础上推出高压10千伏临时用电“省力、省时、省钱”的“三省”服务,客户通过菜单式、套餐式的选择,实现获得电力环节压缩50%、平均时长压缩70%、投资平均节省30%,为客户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接电服务。
这些改革的有效落地,得益于北京地区坚强的配网建设。近三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持续实施“煤改电”、“架空线入地”等配套电网提升工程,共计新建、换装22000余台变压器,改造架空线路1.8万公里,占全市架空线路的70%,核心区架空线入地130公里,使首都电网结构不断完善、电网承载力不断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方面,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大力推广不停电作业,同时全面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董事长潘敬东介绍,公司采取24小时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的模式,及时对变压器低电压、供电容量不足、故障停电等问题进行处置,并在现场作业中启用拍照、红外测温、轨迹跟踪等互联网手段,保证现场作业质量,目前北京地区变压器年度发生低电压等异常台数已经下降不足800台,在所有变压器中占比不到1%,同时对发生异常的变压器7天内治理完毕,最大程度保证居民供电质量。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三个带电作业中心,配备带电作业车86辆,发电车122辆,在处理设备缺陷、应急保电、开展工程建设时,尽可能采取带电作业、发电车临时供电等不停电作业检修方式,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户停电。另外,北京已在全国率先实现配电自动化100%覆盖,在全市9175条配电线路上配置6万多台自动化终端,实时监控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可以采用远程自动控制方式,快速隔离故障点、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把故障停电影响降到最低,“2019年以来,通过配电自动化手段,降低故障处置时间44分钟,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电网承载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北京城市地区用户每年平均停电次数不超过一次,停电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潘敬东说。
下一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还将继续实施“三零”“三省”服务,丰富线上服务功能,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推出用电分析报告、可视化报修、余额不足自动充值等定制化、个性化的“掌上电力”用电服务。同时,还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压减接电时间,加强与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推进区块链技术在电力数据共享、优质服务的应用,实现客户“一证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