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voi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声音 > 北京救护车出诊年均20万次为“非急救” 院前急救将实行分级分类救护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救护车出诊年均20万次为“非急救” 院前急救将实行分级分类救护

发布时间:2019/05/30 声音 浏览:626

救护车出诊年均20万次为非急救服务,因急诊爆满不能接受患者的情况年均发生1.5万次,3年来计划招聘208人仅招到40人……昨天下午,市政协举行“完善预约诊疗,改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情况通报会,针对目前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制定实施院前急救分级分类救护办法、开发可供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使用的新平台等多种手段,提升院前医疗急救的水平,用3年左右时间使院前医疗急救平均呼达时间小于12分钟,呼叫满足率大于95%,救护车全天使用率达到90%以上。
资源浪费
年均20万次救护车出诊是非急救服务
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120、999两个服务系统并存了近20年,使用两个呼叫号码及指挥调度平台,导致重复呼叫、重复派车等资源浪费问题。据统计,同一事件使用同一个电话呼叫120、999的情况年均达9000余次。救护车出诊服务中有1/3左右为非急救服务,年均约20万次。而在120、999的344个急救工作站中,按半径2公里计算,两个系统在城六区内重叠设置的点位有44个,存在资源重复的问题。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儿)外科副主任马立霜说,有的人家搬家,自己不敢挪动卧床的老人,就叫120或999帮忙转运,这显然不属于急救,但又是切切实实存在的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协委员们建议在120、999整合、统一调度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过程中,应合理划分120、999功能,首先要保障急危重患者的急救功能,同时也应为非急危重患者转运等需求提供服务。
沟通不畅
年均1.5万次医院急诊无法接收患者
急诊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救护车送到医院急诊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置、压占救护车担架的问题时有发生。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市年均压占救护车担架约4500次,医院主动通知急救中心因急诊爆满不能接收患者的情况,年均发生约1.5万次。
为此,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副院长姜卫剑一直致力于呼吁搭建院前院间急救资源的互联互通平台,实现急救资源的实时共享,就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急救功能,为急危重患者抢出宝贵的时间。
人员短缺
3年来拟招208人实招仅40人
北京急救中心2016年至2018年拟招聘208人,实际仅招来40人。待遇低、中年后出口不畅、职业前景不理想等问题导致急救医生的短缺,进而影响到北京市急救站点24小时运行率偏低,只有63%。
姜卫剑表示,院前急救在“救”更在“急”,急救人员并不需要博士硕士,而是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辰英认为,应改变院前急救人员培养方式,可以采取定向培养、职业培养的方式扩充院前急救人员的供给。
权威发布
院前急救将实行分级分类救护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回应委员关切时表示,在统一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方面,北京市将把120、999两个院前医疗急救系统的专用呼叫号码统一为120,实现一个院前医疗急救号码面向全市居民服务。从2020年起,用2年时间逐步将999号码转变为非急救服务及航空医疗救援呼号,根据需要可协助政府提供部分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并纳入120系统统一指挥调度。
开发可供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使用的新平台,增加按病情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分类调度的功能,并预留与具备急诊抢救能力的二、三级医院的信息接口和居民健康档案的数据接口。
制定实施院前急救分级分类救护办法,将“急救呼叫需求”划分为急救和非急救两类,根据需求分类调派不同急救资源,急救类调派配备医师、护士、担架员的车组,非急救类调派配备急救员的车组。120系统将聚焦急救服务主业,逐步将受理的非急救服务分流到999,999则将逐步转向非急救转运业务,实行市场化运行。
在急救体系规划和急救站点建设方面,目前北京市符合建筑标准的急救工作站仅有62个,需改扩建、迁建的急救工作站有278个,将在3年内完成。今年将重点填平补齐服务洼地,针对急救需求量大、呼叫满足率底的区域,改扩建、迁建90个标准化急救工作站。
针对急救人员短缺问题,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每年将组织约500名主治医师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到院前急救岗位服务6个月,并优化职业发展路径和空间,适度提高高级职称占比,院前急救人员可自主选择论文、专利、抢救成功的典型病例、优秀病案作为职称评审依据。45岁以后不能或不愿继续从事院前急救一线工作的人员,纳入再就业培训计划,在医疗卫生系统优先推荐就业。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