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先农坛神仓已基本修缮完成

声音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文旅特色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北京市通州区近日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行动计划》)...

财经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市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丰台区数字化赋能中小...

2020年9月21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商务局、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商业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发布会震撼启动 海神岛食品,千亿航母、大连起航 千款产品暨网上商...

2021年6月19日,海神岛(大连)食品有限公司千款产品暨网上商城上线启动发布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海...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先农坛神仓已基本修缮完成

发布时间:2023/08/25 头条 浏览:428

记者23日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获悉,先农坛内有200多年历史的神仓现已基本修缮完成,有望对外开放。届时,先农坛的开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在北京先农坛里,有一座设计精巧、结构坚实的粮仓,因存放明清时期皇帝“一亩三分地”所收获的粮食,供皇家坛庙祭祀神灵专用,故被称为神仓,也有“天下第一仓”的美誉。此前,神仓一直被某单位使用。近期,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在将其收回后进行了整体修缮及展陈布置。

“神仓建筑群是先农坛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储存皇帝和大臣耤田收获的谷物。它是先农坛独有的一个建筑群,是将储藏的谷物转换为皇家祭祀礼仪祭品的重要场所。只有经过神仓‘洗礼’之后的粮食才能拿到各个地方用于祭祀摆放。”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研究馆员张敏介绍,此次修缮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对神仓本体建筑的修缮,对彩画的整体保护,对神仓附属建筑如院墙和地面的修缮,还有对它的消防安防等设施的提升,以及整个神仓院落历史样貌的恢复等等,所以这是一次整体的修缮。

神仓的展览以神仓建筑群为依托,主要利用神仓里边的仓房和碾房的空间开展,“我们采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对整个神仓的历史文化和它的历史功能进行一个系统的阐释,做了一个主题展览。”张敏说,展览有模型展示,也有通过文献等其他手段介绍神仓的历史变迁,呈现建筑的历史风貌,让这组与世隔绝了200多年的神仓建筑群第一次走近社会大众。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修缮一新的神仓包括多个建筑,位于整座建筑群中间前部的是“收谷亭”,是一个四面通透的亭子,用于粮食收上来以后进行晾晒。亭子中间摆放着一个标着“黍”字的漏斗箱。收谷亭的正后方就是核心建筑“神仓”了,圆桶形状的建筑加上圆圆的屋顶,看上去就是一座真正的豪华版粮仓。神仓里面有一张红色的案几,上面摆放着5个小的粮盒,再现了古代将储藏的谷物转换为皇家祭祀礼仪祭品的画面。

“展陈还在完善中,未来我们还将加上多媒体展示,观众看了会对神仓的功能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张敏介绍。目前,神仓主体修缮已经完成,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主要是一些配套的服务还没有彻底完成,此外还在进行一些细节的完善补充。”

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时期天子祭享先农和亲耕耤田的重要礼仪场所,是北京城中轴对称格局的重要礼制建筑群之一,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农耕文明最恢弘壮丽的祭农见证物。200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农坛内最重要的景观主要包括明清耤田、先农坛祭坛和北京隆福寺万善正觉殿明间藻井。其中,明清耤田位于观耕台正南。明清时期皇帝行亲耕礼的田地称为帝耤(俗称一亩三分地),长十一丈,宽四丈。亲耕时,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两侧为户部尚书与顺天府尹,伴随着奏乐,皇帝扶犁三推三返,由户部侍郎播种。耕田历史景观,是北京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

姓 名:
邮箱
留 言: